营里
作者: 发布时间:2019-04-25 浏览:
营里(yingli)
营里,位于县城东南7公里处。地理坐标为北纬35°36′,东经111°30′。东和西明德毗连,西同裴南庄接壤,南为任庄,遥望绛山,北瞰天河和南董西堡为邻。境内受绛山洪水冲发,村东、西、南部较平坦,北部临天河河谷多沟壑。天河水库建村东北部。水资源极丰。有沸泉水和天河水库两水源按例供给农田灌溉。交通亦非常方便。
该村因史得名。传说本村临河用水方便,春秋时,这里曾为兵营,驻扎军队。兵营设村外旷野,村子被兵营包围在里。故名营里。久而久之,遂为村名。
该村,明属富贵乡景明里。清属头乡,里治不变。民国7年(1918),属二区。26年(1937),属林交编村。1953年,建灯塔初级农业合作社,属营里乡(小乡)驻地。1956年,属营里乡(后改北董乡),改建为灯塔高级农业合作社。1958年,属东风人民公社辖。1959年,属北董公社,营里管理区辖。1961年,设营里大队,属下裴庄公社辖。1984年,营里大队改称营里村民委员会,属下裴庄乡辖。2001年,归北董乡辖。
村内历来以农为主,主产粮棉。改革开放后,在产业结构调整中,村“两委”狠抓第一产业,抓紧二、三产业,大搞园区建设,使种植、养殖、建筑、运输、服务等业俱兴。现在村内农田已被本县定为优质小麦品种繁殖基地,耕、种、收、打、管一条龙均在科技人员指导下统一进行。同时,建起了养牛、养猪小区,搞活了经济。
1953年,张登科在全县率先办起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——灯塔社,为县内典范,对推动“组织起来”起了带头作用。社长张登科为山西省劳动模范,青年突击队员肖红旗等名扬全县。
二十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该村在“农业学大寨”时期,是曲沃县模范典型。1983年,又被评为曲沃县农村体制改革管理的先进典型。小麦亩产突破800斤,并有数十户亩产超过千斤,受到县委、县政府的表彰。
村北有一处土城——堡子城,被县文物部门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对象。
营里社火有骑驴,为县内鲜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