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、曲沃县城古庙会
作者:杨浩有 发布时间:2019-06-23 浏览:
曲沃县城古庙会始于清末,原为县城各商界人士自发组织的财神会。据传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二,是东周时期,晋南商祖猗顿的生日。猗顿因饲养家畜、经营河东盐池而成为晋南巨商豪富,他死后,被晋南民众奉为财神爷,四时祭拜。
在曲沃县城内虽没有专门供奉的财神爷庙宇,但商界人士为了祈求财神保佑,生意兴旺发达,便在县城北大街东侧的曲沃商业委员会(简称商委会,现实验小学南院)院内的北大殿中,悬挂猗顿画像,放置香案,摆上供品,烧香磕头,进行隆重的祭拜活动。期间还请来戏班,在南侧戏台上,连唱七天大戏。届时,县城内四关和附近各村村民都来观看,十分红火热闹,从而形成庙会。
最初时的庙会为三年、五年一次,没有固定,从民国开始,始定为每年逢一次。民国十二年(1923年)财神会社为三个,民国十八年(1929年)时增加到五个,名称分别是:祥光社、瑞光社、资光社、农民社和农商合社。
各社成立后,都坚持在每年的七月二十二敬献财神爷,而且将拜神活动和庙会时间由一天扩充为10天,即由七月十六日开始,到二十七日止,二十二日仍为正会日。在祭神庙会期间,各社相互争强,各显神通,不仅从全县各村中选择有名的红火热闹到县城进行展演,还从临汾、霍州、蒲县、乡宁、新绛、翼城、垣曲、运城等地请来有名的蒲剧班进行演唱。因红火多了,戏班多了,原来演出的商委会戏院和舞台容纳不下,便将红火节目放置于南北大街、文庙前的娘娘庙院中进行轮番展演,而各戏班则在世子庙、二郎庙、娘娘庙、老爷庙、文庙等戏台上联袂演出。庙会期间,各商铺货物齐全,大街上地摊遍布,整个县城到处人山人海、车水马龙,一派繁荣景象。
曲沃县城古会同各乡村庙会相比更有特色,别具风格。沿最繁华的南北大街穿行,自北向南有五座神楼,五个演小戏的舞台。白昼演木偶戏,晚上演皮影戏,并扎有式样新奇的各种牌坊。各楼坊陈列着奇花异草、古玩珍器、稀奇钟表、名人字画等,极为精致优雅,显示出城镇与乡村的极大区别。大街上空,自南向北,全系彩布,搭设天棚,遮天蔽日。傍晚,楼台亭坊花灯齐明,光耀全街。商铺门首悬灯结彩,迎送顾客。黄帝庙、关帝庙、世子庙、七郎庙、娘娘庙、文庙锣鼓铿锵,弦乐呜奏,各戏班情绪昂然,卖力演唱。大街上人头攒动,熙熙攘攘,让盛夏的七月古城显得异常昂奋,十分繁荣。
庙会一直延续至1938年,在日寇占领曲沃后,一度中断。直到1947年,曲沃县城二次解放,庙会再度兴盛起来。建国后不久,娘娘庙拆毁,在旧址上建起了人民大礼堂,礼堂前辟为小广场。每年的七月二十二古会以此为中心,红火热闹在广场上集中展演,杂技班、马戏团在广场四周搭棚表演,戏剧在大礼堂内演唱。此时虽没了敬献财神爷的活动,但庙会却益显热闹。各商铺设在东西和南北大街上,货物齐全,地摊遍布,全县各村村民齐聚县城,购物、看戏、娱乐,大街上人潮涌动,摩肩接踵,热闹非凡。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在文革期间,庙会再度中断,直到改革开放后,又兴盛起来。先在北大街,后改为东西兴隆街,2000年以后改在东关村,称为“四牌楼古庙会”。不过此时已无敬神祭拜活动,也无红火热闹表演,仅剩下商业贸易,故称为“物资交流大会”。不过在庙会期间,新型的小杂耍、小动物表演、小歌舞演艺班等都会前来助兴。他们虽然卖票,但价格低廉,村民们都能一饱眼福。会上还要请有名的蒲剧班前来演唱,虽然老戏台连同大礼堂相继拆除,但还会重搭新台,安排剧院,进行演唱。请戏费用全由各商铺捐助,百姓们尽情地免费观看,非常惬意。
2016年以后,古庙会从东关迁至东城吉祥路南侧,此时,源自于古代的祭祀仪式已消失殆尽,仅剩下物资交流活动还在不断繁荣,古庙会还在顽强地延续着。
注:此文材料,主要源自于“曲沃县政协文史资料”,由原文史研究员王琦先生撰写的《曲沃古庙会》文稿整理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