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项目

九、高显财神庙会
作者:杨浩有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6-23    浏览:
  高显村有两座财神庙,一座在南门内,南大街西侧,坐西朝东,由东庙门、南北厢房和西大殿组成,内供商祖猗顿。另一座在东门外,大路南侧,坐北朝南,由南大门、北大殿组成,内供赵公明神像。
  一个村落,建两座财神庙,供奉两位财神爷,足见高显村民对财神爷的尊崇和敬仰之情。
  高显村在古代是由散居在汾河、滏河两岸的农耕部落组成,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,聚集而成为一个大村落。
  因这里地处汾河岸边,在秦汉时期便是云(云岗)蒲(蒲州,即现在永济市)大道的必经之地,一直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地带,所以村内的工商业十分发达,至明、清时,更是晋南一带极为繁华的商贸集市。
  明嘉靖二十三年(1545年)6月,为了适应集市发展的需要,高显村对老城进行了第一次扩建,历时一年零七个月完工。新城竣工后,街巷扩展,商贸益盛,人口增加,集市繁荣,于明嘉靖三十二年(1554年)经朝廷批准,立为镇。
  高显镇在经历了260年以后,于清嘉庆九年(1805年)因城墙年久失修,多处坍塌,街上房屋、街道也多处损坏,加上许多新的工商业作坊和字号入驻后,铺房狭窄,街道拥挤,急需整修,扩建新城。在筹建过程中,当时的各商号虽然踊跃筹集银两,但总因工程浩大,所需资金很多,一时难以凑齐。时任村正兼工程总理事的许炳蔚后来想出了“以工代赈”的办法,一方面将所需钱两按数分配给富户们,让他们不出工,但要多出银两;一方面让普通百姓和外地来的灾民多出工,来代替应摊派的银钱,这样一来,富户踊跃出钱,穷苦百姓积极出工,新城重建工程,于嘉庆二十三年(1545年)六月动工,历时两年多的时间,于嘉庆二十五年(1547年)11月完工。
  新建成的高显村除了筑好城墙、建好城门、拓宽面积、增加街巷外,特别是新建了许多商铺门店,有万货源、田盛堂、翰墨斋、隆兴顺、三洋魁、隆兴魁、杏林堂、永盛堂等老字号商店,还有葛氏天兴公木匠铺、宁氏铁匠铺、杨氏铁匠铺等许多小手工业作坊,特别是新增了长盛原烟坊、魁泰和烟坊、元泰昌烟坊、宏盛号烟坊、新隆和烟坊、兴隆和烟坊、恒益烟坊等。
  这些商号和烟坊的涌现,将高显这个原本是以农为主的村子,一下子变成为工商繁荣的大型商贸集镇。
  在工商业的激烈竞争和追求高额利润的过程中,商号经营者们不约而同地形成一个共同的愿望,那就是祈求上天保佑,渴望财源广进,他们自然而然的敬起了神灵。这样以来,不仅建起两座财神庙,还建起天神庙、老君庙、泰山庙、菩萨庙、娘娘庙、马王庙、城隍庙等,在北大街西侧还建起四座戏台。业主们成立商会,选出会长,在会长的带领下时时朝拜神灵,月月敬献财神,每逢节日,还请来大戏,连台演唱,为祭祀活动添彩助威。
  高显庙会正是发端于这第二次建城之后。由于连年风调雨顺,粮食获得大丰收,村民富了,商贸业自然兴旺发达。为了表示庆贺,每年的农历十月初,秋季粮棉收获归仓后,人们感谢苍天和神灵赐福,纷纷到财神庙里膜拜祭祀。届时,请来晋南名戏班到北大街戏台唱戏。戏台建于老君庙中,有南北相连的四座戏台。庙会期间,四个戏班大唱对台戏,人们看了这边看那边,演员唱得上劲,观众们看得过瘾,不时地发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,人潮来回涌动,如同拉锯似的。为唱的好的助威,为弱者鼓劲,戏院内人头攒动,十分热闹。北门外的跑马场,从外地邀请来的马戏团正耍得上劲,人们围得密不透风,尽情观看表演。南大街学校操场是闹红火的地方,附近各村的社火表演也齐来助兴。封王村的锣鼓、石滩子的武术、大南庄的狮子、汾阴村的秧歌、高阳村的高跷、高显村的花鼓旱船等,花样新颖,欢乐有趣,令人百看不厌。
  庙会从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开始,初六为正会日,会期一般为七天,但多数还会延续至十天。因各商号举行祭祀活动时规模盛大,人数众多,时间又延续较长,这就给商贸业带来了极大的商机,各地的商铺齐集高显村,进行货物交易。大街两旁搭满临时帐篷,供外地的客商摆摊设点。绛州的纸墨笔砚、闻喜的莲藕、太平县的面粉、沁州的小米、东山的核桃、西山的荆条编制、绥远的皮货以及银器珠宝、布匹绸缎、皮张冠带、估衣古董、书本字画等,所有吃穿用的生活品,应有尽有。会上
的玩具市场最为花哨,假面具、木制刀枪、泥捏娃娃、布制动物等制作精巧,种类繁多,吸引了大量的孩子前来围观、选买。街头食摊更是坐满食客,凡是曲沃的风味小吃无所不有,羊汤、饼子、饸饹面、凉粉、煿粉、豆沙糕、煎饼、合旋、炸油糕、汤面、浇面、炒削面、醪糟、糖瓜、烤红薯等,真是五花八门,香味宜人。
  庙会期间是高显及周边村民最开心、最痛快的时候。逛庙会是当时人们经济生活、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成为当地百姓一年中必不可少的民俗风情。一到秋天,人们便盼望着庙会赶快到来,到时八方汇聚,举家出动,敬神、娱乐、购物、看戏、品小吃、逛市场,整个高显村车水马龙,热闹非凡。
  清嘉庆二十三年(1819年),晋南一带大旱,人食树皮蒲根,饥民逃荒乞食。曾在朝廷做官,时已告老还乡的乡绅田同承,看到百姓们食不果腹,饥肠辘辘,于心不忍,便拿出积蓄,搭竹棚舍饭。高显的张、许、田、韩四大富户人家(时称四君子)也跟着仿效,纷纷出钱赈灾。一传十、十传百,曲沃、太平、翼城三县饥民闻讯赶来,足有上万人围聚高显村,坐等粥棚旁。这样以来,村正许炳蔚召集四家族长,共商赈灾事宜,定下每逢三、六、九单日放赈的规矩。从此,饥民们便按照规定日期,前来领饭。每逢三、六、九日,高显村饥民汇聚,人流骤增。后来小商贩们也趁兴而来,摆摊设点,方便饥民以所讨银钱换取食物。从此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,每逢三、六、九便成为固定的物质交易集会。当地的商铺早早开门,清扫街道,迎接客商。店内货物种类齐全,琳琅满目,赶集的人也携带自己土地上生产的农副产品、土特山货摆摊设点,进行交易。市面上熙熙攘攘,川流不息。久而久之,三、六、九逢集日便延续下来。
  庙会和集日一直延续至今,不过祭祀活动已然废除,但商贸活动却益现繁荣。
  注:此文材料,由柴致英、程成群、孙春英等先生提供,并参照《话说高显》一书中,由葛永福先生撰写的《村镇建设》、《三六九逢集日和十月庙会》两篇文稿整理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