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元宵节
作者:杨浩有 发布时间:2019-06-22 浏览:
又称“上元节”、“元夕节”,也叫“灯节”,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,是过年中的最后一个高潮日,这天晚上的月亮,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满月,有家家团圆美满的象征。
过去,农村中对元宵节的庆典一般有五项活动:
1、挽花门、挂灯笼。花门是用木椽、竹杆、布匹、柏枝和各类纸花挽成,大多挽在大庙门口、主要街道、巷口。用木椽搭成架子,将带有绿色叶子的竹杆插在其间,缠上白布条,插上柏树枝,上边再挂上红绣球,粘上彩色纸花,使庙门和街巷门显得富丽堂皇、庄严而充满生气,以此来增加节日气氛。
挂灯笼也是家家都要做的事情,因为挂花灯源自于玉皇大帝替天鹅报仇的传说,人们为了躲避玉皇大帝的眼睛,便于正月十五前后,家家门上悬挂灯笼,还要放火炮、火花。
灯笼是用竹披、铁丝和木板做成骨架,外边糊上彩纸,或罩上彩色纱绸布,里边插上蜡烛。形状有椭圆、长方、宫形等,造型有虎、马、猴、鸡等各类动物的;有荷花、月季、菊花等各类花卉的;也有胖娃娃抱鱼、牧童骑牛、武松打虎等各类吉祥故事的。所有灯笼都要在十四日傍晚前做好,十五日一大早开始悬挂。村中大庙院内、各小庙门口、主要街巷,以及各家各户门上都要悬挂。十五日晚上点燃蜡烛,届时,全村一片通明炫亮,红光耀眼。
晚饭后,村中男女老少全部走出家门,沿街观看欣赏,评价指点,欢声笑语四处飞扬,一派喜气洋洋。
2、敬献神灵、祖先。在我国,正月十五做元宵已有上千年的历史,据说,民国初年袁世凯当了总统,有人为他献上一碗元宵,他听说后立即感到“元宵”与“袁消”谐音,对自己很不吉利,便下令不准称“元宵”,只能叫“汤元”。“汤元”虽然也传出去了,但“元宵”的叫法却从未中断过。元宵是由红糖加上碾碎的核桃仁、花生仁、芝麻等,再配以桂花、青红丝做成馅,外边粘上糯米面,滚成圆球状,煮熟后,早、晚两次到各神灵、祖先牌位前敬献。
除了敬献元宵外,中午还要蒸包子。将过年时吃不完的肉食,配上萝卜、大葱等,剁成馅,包成包子,蒸熟后用来敬献神灵和祖先。过去一直有“十四粘、十五圆、十六扁”的说法,就是说,十四日献粘糕,十六日献饺子(即扁食),而十五日,就是要用元宵和包子这两种圆形食品来敬献神灵和祖先。
除了敬献神灵和祖先外,这天晚上,家家都要在院子里另设香案,面向月亮,摆上元宵和包子,烧香磕头,敬献月神。
3、看娘亲。凡是出嫁了的女儿,十五这天中午,都要带上元宵和包子同丈夫一起回娘家,让娘家父母品尝,表示女儿不忘根本、孝敬父母的深情厚意。
4、闹红火。十五这天中午,各村都要把预先排练好的文娱表演节目拿出来,在庙院中、十字街口、打麦场上尽情展示一番。在曲沃,常见的红火节目有:扭秧歌、威风锣鼓、打花鼓、腰鼓队、耍狮子、舞龙灯、踩高跷、划旱船、跑驴、二鬼摔跤、刀枪武术、挠抬、红绸舞、扇子舞、傩戏等。过去人们都不讲究报酬,全村青年男女,人人奋勇争先,个个自觉参加,在鼓乐队的伴奏声中,身穿红绿戏妆,面敷粉墨油彩,手拿各种道具,有扮成古装戏剧人物的,有扮成媒婆的、小丑的,也有头戴大头娃娃的,排队而出,轻歌曼舞,扭捏作态,以各种动作和姿态宣泄着欢乐的情怀、逗乐着围观的人们,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。节目好的村,还会到区、乡、县里参加会演,为更多的人带来欢笑。
5、燃放焰火。十五日晚,敬献完神灵、祖先后,各家各户都要燃放鞭炮。一般村中,也会购回大量的烟花爆竹,在广场上、村外旷野上,尽情燃放。届时,全村老少争相观看,地上鞭炮轰鸣,天上火树银花,震天动地,五彩缤纷,人们的欢声笑语四处飞扬,整个村庄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