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沃碗碗腔是流行于我省曲沃及周边地区的一种皮影戏腔调,因其主要击节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,又因其领奏乐器月琴旧称“阮咸”,故也被称为“阮儿腔”。
碗碗腔原系陕西东部华阴、大荔一带皮影戏的唱腔,后传入曲沃。当地老艺人说,碗碗腔是在清末由陕西商人传到曲沃的;也有说是陕西逃荒的皮影艺人在曲沃演出时,当地人爱而效之,遂得以在曲沃流传。碗碗腔初入曲沃时仅限于临时搭台演出,形式活泼,曲调动听,加之班社小、要价低,小家小户有喜庆之事都喜欢邀请他们去演出助兴。后来搭起小戏台。曲沃碗碗腔在清末民初达到鼎盛,著名的班社有“陈小班”、“大富班”、“王柱子班”、“安六班”、“茹自茂班”、“保子班”等,并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。上演剧目以神话戏和武打戏为主,也有专供红白喜事和祝寿还愿演出的剧目。每年的元宵节和七月古庙会,仅县城就有十余家班社开台竞演。此时的活动范围扩展到蒲州、解州、绛州一带。民国初年,曲沃碗碗腔皮影班社发展到三十余个,剧目达到八十余个。后因军阀混战、民不聊生,皮影戏班也难逃厄运,纷纷解体,几乎陷入消亡的边缘。
新中国成立以后,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,四散的皮影戏老艺人重操旧业,搭班结社,恢复了以茹自茂、安六、王柱子为代表的15个皮影戏班社,使这一剧种得到振兴。此时,曲沃碗碗腔在强化自身特点的基础上,又吸收曲沃秧歌、蒲州梆子、眉户的腔调、曲牌,发展成为具有当地特点的碗碗腔剧种。20世纪50年代初,曲沃碗碗腔有了女演员,打破了过去只有一个男演员“保本”(集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于一身)的单调演唱,丰富了演唱色彩,使唱腔更加悦耳动听。1960年3月成立了曲沃县碗碗腔艺术学校,招收表演、音乐、舞台美术三个班共79名学生。1960年8月成立了曲沃县碗碗腔剧团,从此,小戏走上了大舞台,皮影也开始由真人扮演。
登台后的碗碗腔,吸收了众多剧种的服饰、脸谱、舞台美术及表演程式,表演形态上更多追求的是皮影戏的拙中之美,既夸张又浪漫,仍然保持着皮影戏的一些动作,如旦角在抒发欢快、轻佻或愤怒的情感时,一手指前,一手指后,身体小幅度前仰后颠;生角走台步时,两臂微屈,宽袖前后摆动,侧身缓缓而行,温文尔雅,舒展洒脱;武打更保留了皮影遗风,被称为“活皮影”。
曲沃碗碗腔剧目以三小戏为主,表现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戏占到较大比重,也有表现历史故事和社会生活的,加上现代戏,共有一百多个剧目。曲沃碗碗腔的语言用的是“蒲州邦子”的道白声韵,音乐方面具有优雅清新、委婉缠绵的特色,其唱腔属板式变化体,分上下句行腔。徽调式,无固定调高,以艺人嗓音条件定调。唱腔既有“欢音”,又有“哭音”,还有“高音”,传承了碗碗腔的“撩板”和“直杆二八”板式,按照行当及角色的情绪变化,使唱腔更加流畅,更加符合人物特性。伴奏加入了“中音板胡”,打击乐采用的是小直径马锣、蒲剧的大窝铙钹、曲沃秧歌中的小铰子。曲沃碗碗腔的打击乐点同唱腔板式一样分为慢、中、快、散四种类型,又分大铜器和小铜器两个种类,大铜器有气势、有魄力,宜于表现悲壮、高亢、宏伟、庄重的气氛;小铜器擅长表现潇洒、活泼、喜悦、欢快的情结。形成了“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”行当齐全,“吹、拉、弹、拨、击”各司其专,“编、导、灯、音、服”明确分工的规范化阵容。
据资料记载,曲沃碗碗腔最盛时期曾经一年演出320场,20世纪80年代中期,戏曲普遍不景气,曲沃碗碗腔也迅速衰落,上世纪80年代后期跌到低谷,演出少、发不了工资,演员纷纷改行。上世纪90年代后期情况好转,现在,曲沃碗碗腔演出以承担政府的活动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