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文化典故

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
作者:   发布时间:2020-11-05    浏览:

  [典源]  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柑(钳)其啄。鹬曰:“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”蚌亦谓鹬曰:“今日不出,明日不出,即有死鹬。”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擒之。

  [典义]  曝:晒太阳;柑:即钳住;啄:鸟嘴。蚌刚开蚌晒太阳,鹬即啄住河蚌的肉,河蚌又钳住鹬的嘴,谁也不肯放开,渔翁看到后将他们都捉住了。后人遂用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比喻双方相持不下,第三者却从中得利;又用“鹬蚌相持”谓双方相持不下;“鹬蚌之祸”谓双方相持不下而招祸;用“渔人得利”、“渔人之利”等指第三者从中得到利益。

  [典实]  战国时代,秦、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七国称雄。“七雄”中数秦最强,秦于公元前289年,即自立为西帝。秦称帝后,便虎视眈眈,施展阴谋,想吞并六国。

  赵惠文王十六年,秦国又联合赵国屡屡进攻齐国。苏厉替齐国给赵王写了一封信,劝说赵王:“秦赵交好同盟,是秦真的爱赵国吗?它实在憎恶齐国吗?恐怕不是这样。贤明的君主每临大事,都要细加推敲。秦国并不是喜爱赵国而憎恶齐国呀!而是想要灭亡韩国吞并东西二周,所以拿齐国来诱天下。恐怕事情不能成功,所以派出军队来胁逼魏国和赵国;又害怕天下各国怀疑他,所以施惠于邻国,取信和讨好于人。从表面上看,是施恩于交好同盟的赵国,实际上却是想削弱实力较强的齐国,继而并吞各国。臣以为秦国的阴谋是从这里滋生的。事情本来就有这种情况,形式不一样而祸是相同的,像楚国久被齐、魏征伐,而仗恃齐、魏的中山就被赵国消灭。如果齐国久被征讨,韩国必定也被消灭。攻破齐国,王跟秦国共分利益。灭亡韩国,秦将要独自占领它。收拾二周,秦又要独得其利。陈列土地,核计功益,大王得到的好处,跟秦国相比谁多呢?”苏厉在信中还说:“如果王长久攻伐齐国,纵容强大的秦国去攻击邻国,灾祸最终必定降临到赵国的头上。对此,臣希望大王审时度势,认真地想一想。”赵惠文王读了苏厉的长信,果然醒悟了过来,谢绝了同秦国的联盟,停止了与秦联合对齐国的进攻。

  时间过了不久。赵国与燕国矛盾加深,两国关系一时紧张起来,赵惠文王决定以廉颇为大将去攻打燕国。洛阳人苏代特地赶往赵国劝说赵惠文王。他说:“臣今天来的时候,路过易(伊)水,河蚌正浮出水面来晒太阳,一只鹬鸟飞来,迅即啄住了河蚌。河蚌也毫不客气,两壳一合拢钳住了鹬鸟嘴。鹬鸟说:‘今天不下雨,明天不下雨,就会晒死你个河蚌。’河蚌也不示弱,对着鹬鸟说:‘今天不放你,明天不放你,就会把你憋死。’双方相持不下,互不松开。结果渔翁看到了,把他们两个一齐抓住了。如今赵国准备进攻燕国,将引起燕、赵两国长期对抗,使百姓疲惫不堪。到那时,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渔翁了。所以我希望赵王能认真考虑进攻燕国的事。”赵惠文王听了苏代的这一番劝解,又联想到齐国苏厉的来信,深深感到苏代说得对极了。于是,就打消了对燕国进攻的念头,避免了一场无谓的战争。

上一篇:不遗余力
下一篇:伤弓之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