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典源] 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,宫室卑痹,无观台榭,以崇大诸侯之馆。馆如公寝,库厩缮修,司空以时平易道路,圬(污)人以时螟馆宫室。诸侯宾至,甸设庭燎,仆人巡宫,车马有所,宾从有代,巾车脂辖,隶人牧圉,各瞻其事,百官之属,各展其物。公不留宾,而亦无废事,忧乐同之,事则巡之,教其不知,而恤其不足。宾至如归,无宁滋患?不畏寇盗,而亦不患燥湿。
[典义] “宾至如归”,原意是晋文公做盟主时,各国诸侯进贡,到了晋国馆驿,食宿有人接待,财物有人管理,车辆有人看护,牲口有人放牧,不会的事有人教着做,不懂的问题有人给解释,宾客也不患盗寇和风雨,如同到了自己家里一样,真是“宾至如归”。后人将“宾至如归”用于饭店、宾馆、酒店等,以形容自己的设施完备,服务周到,使客人有回到家的感觉。
[典实] “宾至如归”,是由郑子产随郑简公出使晋国引发的典故。
子产即公孙侨、公孙成子,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。子产是郑国贵族的儿子,名侨,子产是他的字,又一字曰子美。郑简公十二年为卿,做了二十三年执政,位居相国。
公元前557年,子产随郑简公,带着丰厚的礼物来到了晋国,向当时的诸侯盟主晋平公进贡。时值晋国国丧,晋悼公去世还没有殡葬。晋平公就借口重孝在身、丧事未办,没有按诸侯礼接待他们君臣。人住进了馆驿,带来的车乘和礼物,都还放置在馆驿门外,因驿门狭窄拉不进去,子产君臣要求谒见晋平公,平公拒而不见,子产便命侍从拆掉馆驿墙垣,把装载贡品的车马赶了进去。这对晋平公的不礼遇是一个强烈的抗议。
晋大夫士匄(即士文伯)对子产这种做法很不满,便责备子产,他说:“我们修建馆驿,是为了迎接国宾,接待诸侯,保护宾客财产安全的。你为啥把馆驿墙垣毁了?敝国是诸侯盟国,我家主公令吏人修建馆所,高筑墙垣,厚具墙围,目的是保护宾客,使宾客住进来没有后顾之忧,没有不安全的感觉。你倒好,把墙垣毁了,如果都照你们这样做,我们还怎么接待各国诸侯?因此,我家主公命我问问相国到底为了什么?”
子产回答说:“我们是小国,来求见大国国君,贵国国君不见,又不告诉我们接见的时间,也不过问我们带来的贡品怎么办?所以我们心里着急不安,生怕贡品给晒坏了,又害怕刮风下雨给淋坏了,还怕看管不好给丢失了。因此,我们为了贡品完好无损,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毁了贵国的馆驿墙垣。”晋大夫士匄说:“既便如此,你们也应该打声招呼吧。”子产接过话头说:“侨(子产)听人说过文公为盟主时,馆驿修得好,亭台楼榭无所不有,宾客住房设施齐全,库房修缮完备,馆内外道路平坦,杂草有人清除,垃圾有人打扫,服务十分周到。宾客来了有人接待,车乘有处放,牲口有人喂,财物有人管,即使文公无暇接待客人,客人也不感到寂寞,正如人们所说的:诸侯宾至,甸设庭燎,仆人巡宫,车马有所,宾从有代,巾车脂辖,隶人牧圉,各瞻其事,百官之属,各展其物,公不留宾,而亦无靡事,忧乐同之,事则巡之,教其不知,而恤其不足,宾至如归。”
子产这一席话,说得士匄哑口无言。士匄也深感无理,便一五一十地禀报了晋平公。晋平公听后也甚感内疚,放下了晋霸主的架子,满面春风、热情洋溢地以诸侯礼接待了郑简公和郑相国子产。这样,就为后人留下了“宾至如归”的典故和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