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典源]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(介之推)遂隐而死。晋侯(晋文公)求之,不获,以緜上为之田,曰:‘以志吾过,且旌善人’。”
[典义] 晋文公封緜上之田为介田,且说:“以志吾过,且旌善人”,这昭示了晋文公勇于改过、敢于认错的精神。
[典实] 公元前636年,晋文公赏赐跟随他逃亡者,介之推不言他的功劳,其赏赐竟然把他给漏掉了。介之推,为人狷介,耿直不言,邻人为他报打不平,他也不为其所动,其老母劝他,他也无动于衷。他对老母说:上天不绝晋国,重耳继国,非他莫属。这是天意。却有人贪天之功,儿不愿同这些人为伍,儿愿上绵上隐居。老母是知礼达义之人,同儿一起上山,过上了隐居生活。随后,文公经人提醒,帅文武百官,上绵上寻求之推,山前山后找遍了,也没有找到。有人说,之推是大孝子,只要放火烧山,他自已会走出来的。谁能料到,放火却烧死了之推。文公感慨悲伤,把绵上封为介田,说以志吾过,且旌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