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文化典故

泛舟之役
作者:   发布时间:2020-11-04    浏览:

  [典源]  《左传·僖公十三年》:“冬,晋荐饥,使乞籴于秦。秦伯谓子桑:‘与诸乎?’对曰:‘重施而报,君将何求。重施而不报,其民必携,携而讨蔫,无众必败。’谓百里:‘与诸乎?’对曰:‘天灾流行,国家代有,救灾恤爷,道也。行道有福。’秦于是乎输粟于晋,自雍及绛,相继。命之曰‘泛舟之役’。”

  [典义]  晋天旱成灾,向秦借粮,秦国君臣大度,不计较惠公背施,组织“泛舟之役”,把粮食运到晋都绛邑,赈济灾民,这是值得赞誉的大义之举。

  [典实]  公元前617年,晋国冬旱接春旱,发生粮荒,派使者向秦国借粮。秦穆公问大夫公孙枝:“借给与否?”公孙枝说:“给他们,是国君再次施恩于晋惠公。倘若他知恩不报,他将会失去百姓,其必然失败。”穆公又问百里奚。百里奚说:“天灾流行,会在各国交替发生。救灾恤邻,是正义之举。按正义行事,是积福行善。”此时,晋大夫丕郑的儿子丕豹在秦,因晋惠公无故杀害了其父亲丕郑,请求借机攻打晋国。穆公说:“国君有罪,百姓何罪!”于是,秦国组织舟楫,把秦粮从雍城装船,经渭河、历黄河、转汾河、再浍河,运到了晋都绛邑。历史上称其此举谓“泛舟之役”。

上一篇:币重言甘
下一篇:幸灾乐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