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典源] 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:秦饥,使乞籴于晋,晋人弗与。庆郑曰:“背施无亲,幸灾不仁,贪爱不祥,怒邻不义。四德皆失,何以守国?”
[典义] “幸灾乐祸”,是说晋惠公在秦国遇到灾荒时,背弃恩施,以怨报德,不借给秦国粮食,反而率领军队去进攻秦国。遂后人们便用“幸灾乐祸”,表示以他人之灾为自己幸事的不仁义的心理或言行。
[典实] 晋惠公是个不讲信义的人。他许诺:“如果我夷吾能回国为君,愿将晋河西五城送给秦国。”秦王穆公派军队护送夷吾回到晋国,立为国君,是为惠公。惠公一登上君位就赖账,他派邳郑到秦国去解释说:“夷吾以前虽答应将河西的五城送给穆公,现在幸而得以回国为君,但大臣们说:‘土地是先君留传下来的,君王流亡于外,怎能随便割让给秦?’我虽然极力争取,却得不到大臣们的支持,因此特地来向秦国道歉。”惠公既背约于秦,又负约于里克,还杀掉了七个大夫,激起了臣下的不满、国人的不服。
公元前647年,晋国因天旱歉收,向秦国借粮。秦穆公问百里奚,百里奚说:“天灾是每个国家常有的事,救助灾荒,敦睦邻邦,是国与国相处之道,我们应以粮食救助晋国。”有人反对说:“我们不如乘机去攻打晋国,灭了这个不义之君。”穆公说:“虽然晋君甚恶,但晋国百姓何辜,我们还是舍弃前嫌,借粮于晋国为好!”在秦穆公的支持下,秦粮源源不断地运到了晋都绛城。
第二年,即公元前646年,秦国也闹灾荒,便向晋国请求粮食接济,晋君召集大臣们商量,有人主张借,也有人主张不借。主张借的人理由是:“去年晋国饥荒,秦国以粮食救济我国,今年秦国饥荒求助,这是义不容辞的事,还商量什么?”反对的人主张以怨报德,说什么:“去年老天将晋国送给秦国,秦国不知夺取,反而以粮贷我,是违背了天意。如今老天又将秦国赐给晋国,晋国怎可违背天意?不如乘机攻打秦国。”惠公不支持借粮,采纳了后一种意见,决定派兵攻秦。大臣庆郑劝他说:“背弃恩施,亲近于己者会离心;以他人之灾为己幸,是不仁爱的;贪利而不救人,则会招致祸殃,使邻国忿怒,不合道义。没有德行而做恶事,用什么来作立国之本?”
果然不出庆郑所料,惠公一意孤行,与秦军交战,结果做了秦国俘虏。这正应了庆郑劝谏的“背施无亲,幸灾不仁”的忠告。故而后人讥笑惠公以“他人之灾为己幸”,给后世留下了“幸灾乐祸”的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