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以制义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0-11-03 浏览:
[典源] 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:“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,命之曰仇。其弟以千亩之战生,命之曰成师。师服曰:‘异哉,君之名子也!夫名以制义,义以出礼,礼以体政,政以正民。是以政成而民听,易则生乱。嘉耦曰妃,怨耦曰仇,古之命也。今君命太子曰仇,弟曰成师,始兆乱矣,兄其替乎?”
[典义] 起名,自古就有礼俗和习俗。虽说起名是个人的事情,但应当起名以制义,以义合礼,不应起怪名和长幼颠倒的名字。晋穆侯违义悖礼为儿子起名,引起了师服的非议。
[典实] 公元前805年,晋穆侯随从周宣王伐条戎(在山西运城东己废安邑县境),打了败仗。正当此时,他的夫人姜氏生下太子,起名曰仇,以志失败之耻。三年后,晋穆侯于公元前802年,又随周宣王伐千亩(在山西介休市),打了胜仗,故而名其次子曰成师,以志胜利。
为其子女命名,是个人的事情,无须大惊小怪,也无须去议论。但是晋大夫师服,却说:怪哉!国君怎么能这样,为其儿子命名?命名应当表示道义,因为道义产生礼仪,礼仪体现政事,政事薰陶百姓,这样的政事才能成功,其百姓才会乐而服从。反之就会产生混乱。好的配偶叫做妃,不满意的配偶叫做仇,这是古代的名称。现在国君命太子之名曰仇,其弟曰成师,日后不乱才怪呢?说也奇怪,师服这一非议,被日后的“兄弟阋墙”,给以验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