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川

庙沟与济溪印月
作者:杨浩有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4-28    浏览:
  曲沃县城南五里处,紧靠浍河南岸有一小村,村名堡河。堡河村西有一大沟,名为“庙沟”,沟中有一满水井,井水外溢,注入一池内,池名“莲花池”,池满西出,缓流而下,形成一条小溪,向北注入浍河,这条溪被称作“济溪”。每逢天气晴朗,月悬中天时,人站在井口往下望,可见一轮圆月印入水中,这一奇观被称作“济溪印月”,成为曲沃流传千年的八大美景之一。
  说起这“济溪印月”当地村民有许多的传说故事。
  相传,月中嫦娥常年生活在广寒宫中,宫中寂寞冷清,幸有玉免、金蟾对宠物相伴才不觉孤独。
  一日嫦娥往西王母处赴会,金蟾不甘月宫清冷,便走出广寒宫,私自下凡,来到紫金山上。金蟾乃水中之物,山头无水,金蟾口渴难耐,便伏山一吸,紫金山上立即喷出一股泉水,金蟾便伏在泉口吸起水来。这时,有一樵夫正在山上砍柴,突见一通体橙黄,大若水盆,闪闪发亮的金蟾在泉旁饮水,心想这定是宝物,捕捉后定能发大财,便手拿铁斧,向金蟾扑来。
  金蟾发觉后,立即顺山坡跳跃而下,后见樵夫急追而来,便立即钻入半山乱石堆下,隐入山中。金蟾蹦跳之处便形成一股水流,金蟾隐身之处,泉水至此也下渗入山。
  金蟾隐入山中后,凿洞引水从山底北行,直到庙沟沟底后破洞而出,便成了这眼满水井。这里四周土岭相围,沟中树木丛生,异常隐蔽,金蟾感到非常安全,便在这井中隐居下来。
  后来,有一村民带一十几岁的盲童来此打水,盲童虽然看不见,却耳聪心灵,手指水井对他的父亲说:“这里边有一个宝贝,在水底藏着。”他父亲盯住井口细细探望,隐约见井中有一蛤蟆,金光闪闪,浮上游下,于是满水井中有金蛤蟆的消息便传了开来。
  数年后,有一蚩尤后裔,从南方蛮荒之地来北方探宝时,打听到庙沟满水井中有一金蛤蟆的消息后,便决定盗走此宝。
  他来到满水井口,手拿一探宝铜镜,对着井底照了起来,因井深水满,一连数日,他怎么也看不到金蛤蟆的影子。后来,他来到堡河村中,向村民打听,问:“谁见过满水井中金蛤蟆? ”有村民告诉他说:“村中有一神童,只有他才能见到金蛤蟆。”
  于是这个南蛮子找到了神童,给了他许多钱物,引诱他到满水井旁一起寻找金蛤蟆。
  神童年仅12岁,虽先天双目失明,却有着非常神奇的感知能力。年幼时,他常预感刮风、下雨、冰雪、霜冻,告诉村民后无所不应,村民们都称他为“神童”。满水井中有金蛤蟆,也是他最先感知到的。
  南蛮子领神童来到满水井旁,神童伏身井口一听,立即说道:“宝贝就在井中,隐藏在井底石壁后边。”
  南蛮子水性极好,他身系绳索,下到井内,潜入水中,摸索起来。金蟾发觉后,立即伏身一跃,蹿出井口,顺水流蹦跳而下,南蛮子也迅速爬出井口,向北追去。
  金蟾跳出沟口后,顺势一钻,隐入沟口地下,南蛮子追到此处,不见了金蛤蟆,便仔细地搜寻起来。
  正在这时,突然天上一道闪电,紧跟着一声惊雷劈向沟口,只见一只巨手从云端伸下,直插入沟口地下,将金蟾抓回天上,那个南蛮子也被惊雷劈死,弃尸沟外。
  原来,这是嫦娥返回月宫后,不见了金蟾,令吴刚携雷公、电母四处巡察,发觉后,将金蟾收回月宫,可怜那个南蛮子盗宝不成,反而白白送了性命。
  从此,沟中满水井之水常流不断,沟口金蟾隐身处也留下一口满水井,两井之水奔流不息,为堡河村民提供着饮水之便,也滋洞着浍河南岸数百亩田原庄稼。
  远处的人们见这里水源旺盛,认为有神灵庇佑,于是每逢天旱,便到这里来求雨,而每次求雨后,都很灵验,于是人们便自动捐资出力,在这里建立起了一座龙王庙。后来人们不仅在这里求雨,也到此求子、求财,也很灵验,于是人们又捐资在满水井周围建起了娘娘庙、佛祖庙、苦萨庙、三官庙,加上龙王庙,刚好五庙俱全。
  再说,金蟾返回月官后,时时思念在庙沟满水井中的一段经历,每逢十五月满中天时,便将月光之辉,直射井中,它也倚月而望,久久不愿离开。此时,井中之水便与月光相连,水动月动,水静月静,一轮圆月久印水中,人们看到这一奇景,便称其为"济溪印月"。
  有了这样的奇观,加上井水的常年滋洞,从此,这里神佛共处,紫气氤氯,景色异常秀丽。沟岸上林木扶疏,松柏常青;沟坡上绿草覆地,山花烂漫:沟底井水漫流,碧波荡漾。井前建有莲池,池中游鳞嬉戏,历历可数;池岸垂柳依依,纤尘不染。站在沟底,抬眼仰望,四周奇峰突兀,峭壁如削;张目环视,水光山色,交相辉映;侧耳细听,崖畔百鸟齐鸣,莺啭燕略;草丛蛙声不断,蛐鸣蟀唧。沟中常年碧波澄澈,荫懿葱郁,不仅善男信女,八方朝圣,也引得许多文人墨客慕名来访,留下了许多溢美诗作。
  如此美景,不仅游客骤至,就连皇帝也慕名来此观赏。相传,元朝第四任皇帝,名叫爱育万拔力八达,庙号仁宗者,于延佑二年(1315)来曲沃视察时,闻说城南五里处有一奇景,名曰:“济溪印月”,便在县令董文陪同下,一起前来游览。
  一行人轻车简装,微服便衣来到庙沟中。仁宗皇帝站在沟底,饱览沟中景色后,说:“此沟南倚紫金,北临浍水,沟中井泉天成,长流不竭,四围峰峦高耸,山势迭翠,真乃鬼斧神工,福居仙境,如此风水宝地,实属罕见,若将皇陵建在此处,定会福荫万代。”
  县令董文连忙说:“陛下既已看中,臣即刻命人圈地围栏,以备圣用。”仁宗皇帝指着四周岭崖问董文说:“这些崖头,凌空耸立,奇形无限,可有什么名号吗?.
  董文回答道:“听乡民说,此处崖头统称十龙岭。”
  仁宗皇帝伸出手指,从东向南、向西-数去,数完后说:“共有九座崖头,为何称作十龙岭?”
  董文略一思索便说:“陛下此来正是一龙,九龙加一龙不恰好是十龙吗!”
  仁宗听后哈哈大笑说:“此说甚好,只是朕未来之前已叫十龙岭,难道能预知朕要来此吗? ”
  此时,恰好有一老农正在田间劳作,他边除草,便哼着民谣:“十龙岭上九龙站,还有一龙坐着看,若问十龙哪里来,打从天上飞人间。”
  董文一听,觉得老农所哼民谣和自己刚才随口所说恰好吻合,心想若是由老农说出,不是更能博得圣上欢心吗,于是便立即命人把老农叫过来问:“老人家,你刚才所说的十龙都指的什么呀?”
  老农站定后,抬手指着东、南、西三面崖头说:“你们细看,这是九座崖头,每座崖头后边都连着一条长长的土岭,土岭即是龙身,崖头好比是扬起的龙头,所以就叫它们十龙岭。
  仁宗皇帝问:“既是九条土岭,为何称作十龙?”
  老农说:“你们身后不是还有一龙吗!”
  仁宗和董文回头一看,见是一座龙王庙,庙中龙王塑像高坐龙椅,正张目远望。
  董文说:“老人家刚才所说,沟中一龙坐着看,到底指的是谁啊?
  老农指着龙王爷说:“正是这尊龙王爷,你们瞧,龙王爷不是正坐着往远处看吗?他老人家时刻关心着咱黎民百姓,他才是这里的真龙啊!”
  听完老农的话,仁宗皇帝长叹了口气说:“如此风水宝地,只可惜十龙已满,无朕之地了。”说完领着一干人悻悻而去。
  后来,人们为了纪念金蟾造井,便在满水井上建一方亭,并在亭北莲花池旁立一石碑,上刻颂扬金蟾造井功德之铭文。谁知石碑建好后,每逢满月之夜,便透出亮光。亮光从碑心发出,状如圆月,光芒万丈,直射天庭。
  人们见此情景,知是感动了月宫神灵,于是在亭前碑下摆放祭品,每逢满月,便焚香叩拜,以表对月神、金蟾的感激敬仰之情,从此在庙沟满水井旁也留下了“透灵碑"的故事。
  井上方亭建好后,将月光阻挡,从此井中不再见月,“济溪印月”一度不能彰显。
 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,张坊任曲沃县令时,命人于亭脊开一圆洞,让月光从洞中直泻而下,投入井中。从此,井中月影重显于世,于是,四方游客,云集观赏,“济溪印月”这一千年美景又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。

注:此文材料由退休老职工赵天平及村民老秦等先生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