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求雨
作者:杨浩有 发布时间:2019-06-24 浏览:
求雨是建国以前农村中常见的大型社会活动之一。过去水利设施条件很差,曲沃境内虽有数条河流,但没有水库,没有机电,无法将水提出河道灌溉庄稼,广大农村单靠摇动辘轳汲水浇田,实在是难以抵御旱灾。每遇春夏两季久旱无雨,小麦收不下,秋粮种不上,村民们的生活会陷入到极度困难之中。
在大清末年,官府黑暗腐败,根本无力顾及民间。民国年间,世道混乱,兵匪横行,官府对农村更是不闻不问。百姓遇到旱灾,无力抵御,只能乞求老天,所以在清末至民国年间,求雨的事会时常发生。
在曲沃,求雨大都到黄帝庙、龙王庙、后土娘娘庙、玉皇庙中祈祷,根据路途远近,县城东北各村会去桥山黄帝庙,县城西北各村会去蒙城黄帝庙,西常、史村一带村子会去西海龙王庙,里村、高显一带村子会去赵庄后土娘娘庙,县城南部各村
会去普河龙王庙,而县城东南各村大都会去东闫村老君山上的玉皇庙中去求雨。
据《曲沃县志》记载:“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岁大旱,春夏无雨,麦禾枯,人有饿死者。”“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,是岁大荒,麦不登,秋薄收,石麦价银二十二两不等。”“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春少雨,麦无收,北上一带农民逃荒邻县。”“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,大旱,晋省南部自春至夏七月上旬,未下透雨。”
对清代末年的求雨,村民们已无从记忆,而民国年间的两次求雨,多数老年人还记忆犹新,他们回忆那求雨场面的隆重、态度的虔诚,实在是催人泪下,感人肺腑。
据村民回忆,在民国十八年的大旱之际,曲村、杨谈一带村民纷纷到桥山黄帝庙中去求雨。桥山黄帝庙建于后周显德年间(954年),据说,华夏始祖黄帝死后,其真骨就埋在桥山上,后人建庙祭祀。《曲沃县志》记载:“遇旱,祷者,有片云至檐际,辄雨。”可见自建庙起,便时常有人去求雨,而且十分灵验,直到民国年间,凡遇大旱,上山求雨的人依然很多。
民国二十四年五月,杨庄村就组织了一场登桥山,祈祷黄帝神灵极为隆重的求雨活动。
这一年,自春到夏,滴雨未下,小麦没有收成,秋粮眼看又种不上,村民们十分焦急,都纷纷要求时任村长的张恭端到桥山去求雨。张恭端和村中杨姓族长、各闾长商议后,着手准备,定于五月初九凌晨开始行动。
因桥山距杨庄村有15里的路程,到山脚下的下庙神村才能沿石阶登山而上,加上携带的供品十分丰厚,参加求雨的有50多人,所以村中安排了八辆马车,满载而行。这天早上四时起身向桥山进发,八时许来到下庙神村,人们下车后立即整队登山。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4个手举绣着青龙杏黄彩旗的人,彩旗后边是由八人组成的鼓乐队,他们敲鼓、拍钹、吹奏唢呐,以欢快的乐曲进行伴奏。乐队后边是抬祭品的人,最前面有两人抬一张条桌,上放褪去毛的猪头、羊头和牛头,后边八人抬着装满桃馍、枣山、糕点、各式干鲜水果以及香表、红烛、清酒等供品的四架食箩,跟在供品后边的是村长、闾长、族长、学堂先生以及三十来号随祭之人。其中有两个青壮年抬着一个铡墩紧随队伍之中。每人头上都戴着一个用鲜柳条编成的圈帽,上身穿着露出双臂的白色褂褂,下穿黑色裤子,手中都拿着一枝点燃的香柱。在鼓乐声中拾阶而上。七八百个台阶走了两个多小时,到上午十一时登上山顶,在黄帝庙前停下。
那时,桥山黄帝庙还完好无损,三间庙宇,石柱铁瓦,庄严肃穆。庙中神台之上,黄帝泥塑神像神采奕奕。大伙一起动手,将供品摆放于神案上,点燃红烛。张恭端和族长、闾长们站立案前,燃起一尺多高的香柱,其它随祭人员都恭敬地肃立于他们身后。此时主持人村中学堂先生王居正站立神案右侧,高喊:“祭礼开始,鸣鼓奏乐,上香、揖、叩拜!”随着鼓乐吹奏,张村长将香柱插入香炉之中,众人作揖后一起跪下。这时,王居正先生喊了一声:“上铡墩!”那两个青壮年,将铡墩横放在张村长面前。张村长挽起裤腿,露出两膝,然后轻轻地跪在铡墩上。他神情凝重,纹丝不动。大伙跪好后,王居正先生开始颂读求雨祷辞。此刻鼓乐暂停,峰峦肃穆,所有人都屏息凝神,只有山顶的柏树发出呼呼的啸鸣。大约有半顿饭的功夫,祷辞读毕,张村长奠酒祭表,众人叩首起立。只见张村长双膝之上有数处被刺破,渗出了血水。
众人起身后再次高呼:“求黄帝老爷慈躬垂恩,速降甘霖,救民倒悬!”祈祷完毕,收拾祭品,走下山来。到下午五时许回到村中。当晚,又在村中心黄帝庙中,面对黄帝神像,再次恭祭祈祷。
也许是精诚至深,感动了黄帝神灵,当晚后半夜,一场暴雨自天而降,直下到第二天清晨,田间洪水四溢。两天后人们赶快播种玉米、谷子,这一年秋粮喜获丰收,村民们免去了饥饿之困。
又据王村孟凡荣先生回忆,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王村村民也进行了一次求雨活动。他们是到村东南三里外的西海龙王庙中去祈祷。这一天,村中出动了七八十号人,由村长王天英带领,一大早便向龙王庙进发。
走在队伍最前边的是四个踩着三尺多长高跷的人,他们身穿武士服装,手拿一丈多长的皮鞭,沿途甩鞭开道。随后是由八杆彩旗组成的旗队,再后边是八个吹鼓手,敲鼓、击钹、吹奏唢呐,跟在后边的是抬祭品食箩的人,也有猪、羊、牛三牲大礼,最后是所有随祭人。他们都头戴柳条圈帽,手拿点燃的香枝,恭敬肃穆地向龙王庙走去。
因王村到西海龙王庙全是平路,而且距离不远,所以一路上鼓乐长鸣,鞭炮轰响,沿途招来许多村民围观。走在最前边的 4 个踩高跷的人,一路蹦跳着,将长鞭甩得啪啪直响。他们只要见到路上有戴草帽的人,便会认为是不喜欢下雨之人,于是甩动长鞭,将他们头上草帽打飞。这些人不知原因,常会四散逃跑,甩鞭之人立即追过去,无论跑多远,也要追着去打,直到把草帽打落在地,才返回队中。
早八时许,求雨队伍来到西海龙王庙,在献殿之中安放供桌,摆上祭品,众人点燃红烛、香柱,在主持人的高呼声中,伴随鼓乐演奏,按上香、奠酒、叩首、祭表,进行恭敬地叩拜。然后由主持人颂读求雨祷词,读毕,众人起立、作揖、燃放鞭炮。庙中叩拜完毕,众人将祭品中的糕点、干鲜果端出殿外,在八角海、七星海、南海、东海、西海上四处抛洒,并念念有词,敬请龙王爷快降甘霖,以解干旱之苦。
据说,王村这次求雨后不久,南韩、焦庄、吉许、郇村都先后前去求雨,几天后,骤雨连降,解了干旱之困,村民们都种上了秋粮,保证了秋后的收成。
另据东闫村杨朝珍先生回忆,民国二十四年,春夏两季大旱,东闫、西闫、李野、下郇的村民,每天都到村南老君山上的玉皇庙中求雨,而位于东闫村东的范柴村,也想进行一次求雨活动,只是白天求雨的人不断,只好选一个晚上进行。
老君山东南方的山顶有座玉皇庙,庙北有一山峰叫接雨山,山顶北侧建有一座接雨塔,山顶最高处有座四方亭,人称接雨亭,过去每逢天旱时人们都到这里来求雨。
这天半夜时分,范柴村五六十号村民一起出动。他们打着灯笼火把,从范柴村往西南走去,经贺家沟山、莲花亭山,来到接雨山上,在接雨亭旁停下一部分人。村长和村中有名望的人带领 12个属龙的少年童子和十个抬供品的青壮年,一起往北走,登上老君山,来到了玉皇庙中。
他们在庙中点燃蜡烛,挂上灯笼,在玉皇大帝神像前安置供桌,摆放供品,有猪、牛、羊三牲大礼和各种干鲜水果。供品放好,村长站在正中央,在鼓乐队的伴奏声中,手持长柱香,其他人站立身后,由主持人高喊:“祭礼开始,作揖、上香、奠酒、叩首、祭表。”然后颂读祷词。读完后众人起立,齐声高喊:“求玉皇大帝速降大雨,救民苦难。”
在庙中敬献完后,他们来到院中,12个属龙的少年童子站立一排,褪下裤子,每人洒下一泡尿。旁边站着的青壮年赶快撮土和泥,最后将泥巴捏成一只猴子,手中拿一木棍,像是孙悟空的样子。这时,主持人过来,双手捧起“孙悟空”,带领大家一起向接雨山走来。
他们先来到接雨塔下,青壮年搭成人梯,将主持人举起来。主持人恭恭敬敬地将“孙悟空”放在塔尖上,然后下来,一起伏地叩拜,求孙大圣恳请龙王爷赶快降雨。
据说,这一做法来源于《西游记》故事,人们相信孙悟空法力高强,能呼风唤雨,降服龙王,由他出头求雨,玉皇大帝也不敢不听。
离开接雨塔后,众人来到接雨亭内,和留在这里的人们汇合起来,站成一排。他们再次摆上供品,遥对长空明月,一起下跪,焚香叩拜,求上天保佑百姓,快降甘霖。
行完大礼后,留在这里的人们,将编好的柳条圈帽发给每个人,戴在头上,然后由村长带领,在鼓乐声的伴奏中走下山来,返回村中。
据说,范柴村的这次求雨非常及时。求雨前,村民们在大旱面前无法生活,许多家庭已备下干粮,准备外出逃难。不想求雨后,很快下了一场透雨,人们赶快种上秋粮。那年秋季风调雨顺,不光地里庄稼长得好,就连大风吹落到墙头上的谷子也能长大,抽出穗来,打下籽粒。这场求雨活动,解除了饥饿之困,也避免了一次大逃荒。
这三次求雨,仅仅只是发生在曲沃地域上无数次求雨活动中的三个事例。从这三次求雨中,可以看到他们既有共同之处,又有不同特点。比如,都要鼓乐相伴,都要头戴柳条帽,都要用三牲大礼和磕头祷告。不同之外是,杨庄村以村长跪铡墩来表示虔诚之心,王村以长鞭打去头顶草帽以示惩戒怕雨之人,而范柴村则是以童子尿捏孙悟空来表示对降雨的渴盼。这些求雨中的行为和表现,既含有对神灵的极度虔诚之心,又展示了人们对庄稼丰收、生活幸福的急切追求。
建国以后,随着兴修水利工程,改善种植模式,加上党和政府对“三农”工作的高度关注,人们庄稼丰收、生活富足,已经不再需要神灵的恩赐,而是靠自身的奋斗就完全可以获得。祷告神灵、祈求下雨的活动早已不复存在,然而,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时,不能不令人感到,这确实是过去农村中人们在追求共同利益时,相互之间真诚团结、齐心协力的一种感情流露,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