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、西海龙王庙会
作者:杨浩有 发布时间:2019-06-23 浏览:
西海龙王庙位于西海村与东海村之间。据《曲沃县志》记载:“星海汇为巨池,广逾数亩,池中植红莲,旧名龙庙莲潭,有亭翼临其上,四围竹木,莲花相伴,微风一过,清池涟漪,其水常温,至冬转甚,气郁如蒸,尤为八角海,以池八面方砖砌边,泉流下溉二十一村地,及数千亩。”
星海温泉始出于唐代,于北宋嘉佑五年,曲沃县令李復修渠建庙,始成二十一村轮番浇地的定规,当地百姓称之为“出唐”、“定宋”。
龙王庙坐落于七星海与八角海之间,坐北向南,依山傍水,规模宏大,气势磅礴。庙北正中有正殿五开间,东、西道院各五间,前有献殿三开间。东、西道院中有东西厢房各三间,前院有东西画廊各七间,南戏台三间,东西庙门各一间,院中有古槐、翠柳十余株,整个庙院占地 10 余亩。
龙王庙中所敬主神为龙王,主殿中柱有两盘青龙木雕神像缠绕于柱上,昂首向上,栩栩如生。龙王神像左右两侧塑有雷、雨、电、风、云、火六座神像。每年春天,凡到这里来赏春踏青、游览观赏的百姓都会到龙王庙中烧香磕头,求财祈福。每遇天旱,各村村民又都会到这里拜神求雨。
龙王庙会起始很早,据村民传说,自从有了二十一村轮番浇地的定规以后,便有了敬献龙王的祭祀活动。时间是每年的清明节,各村村民抬着礼品,齐集龙王庙中,敬献神灵,让泉水长流,永溉庄禾,造福百姓。
祭祀活动延续到清代时,敬献仪式越来越隆重,规模日益盛大,遂演变成庙会。二十一村村民不仅轮番到庙中敬献供品,烧香磕头,而且还请来戏班、杂技表演为祭祀添光助威。届时各商铺也汇聚而来,使庙会热闹非凡。
庙会由二十一村联合承办,由三节渠长会同温泉理事会和各村甲头共同协商。会期定于每年的清明节,时间为三至五天。前三天为敬神日,后两天为专门的看戏、游会日。庙会期间所有花费,包括请戏班、杂耍班、说书班、会场布置、人员巡察等均由主办节村共同摊捐。三节为:上节八村,南韩、海头、王村、常家圪垯、羊舌、焦庄、县册、郇庄;中节六村,小庄、周庄、东常、吉许、西常、郇村;下节七村,靳庄、河上、听城、东许、西许、东宁、西宁。每年从清明节前三天开始,由三节各村分别敬神一天,清明节那天,由当值的渠节各村主祭。
祭神时,各节所有村子都要参与,在渠长和甲头的带领下,抬着猪、牛、羊三牲大礼和装满糕点、干鲜水果、香烛酒表的大食箩,在鼓乐伴奏,舞狮、高跷、腰鼓、旱船等红火表演的簇拥下,一起来到龙王庙中,摆上供品,烧香磕头,奠酒祭表,祝颂祷辞,然后燃放鞭炮。全体村民跪于献殿之上,向龙王爷进行隆重的祭拜。祭拜完后,将供品抬到八角海、七星海旁,向水中抛酒,俗称“漂海”。届时,村民们齐跪于海岸之上,高声祷念:求龙王保佑,岁岁平安,五谷丰登。
敬献完龙王神灵,各村的红火节目还要到庙前广场上表演一番,周庄的花鼓、西常的锣鼓、吉许的秧歌、县册的旱船、焦庄的舞狮、王村的腰鼓、郇村的大鼓车等都会倾力表演,尽情展示。成千上万的村民汇聚而来,围观欣赏,愉悦无限。
从庙会的第一日开始,晋南著名的蒲剧班便会登台表演,在龙王庙中的南戏台上,白天黑夜,连演五天,各类杂耍班、说书的、耍猴的,也会在庙南广场上搭台表演。从西海村到东海村之间的道路上、磨盘岭两侧的广场上、坡道上到处搭满小吃店、杂货铺,羊汤、饼子、饸饹面、煿粉、醪糟、水煎包,叫卖声、嘻笑声四处洋溢,让整个西海村人山人海,车水马龙,热闹非凡。
庙会一直延续下来,但随着水位下降,水流不畅,三节二十一村轮番浇地的定规早已消失,庙会的祭祀活动也不复存在,但物质交流、看戏娱乐却一直坚持着,仍为这一带村民在早春时的一大兴事。
注:此文材料,主要由东海村退休教师吕斌和周庄村退休教师祁立义二先生提供,并参照闫卫星先生所著《乡村的记忆》一书中部分文稿整理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