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典源]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子犯曰:“战也。战而捷,必得诸侯。若其不捷,表里山河,必无害也。”
[典义] “表里山河”,原谓:山,系太行山;河,系指黄河。其意思是:晋国地处河内,外有黄河屏障,内有太行山可恃,其地势十分险要。春秋后期,晋国一分为三,故而有“表里山河,全晋三分之国”之说,遂后人们便以“表里山河”泛指外有河内有山,地势十分险要。
[典实] 公元前632年,晋文公打算讨伐曹国,向卫国借路,卫国不答应。回军,从河南渡过黄河,去伐曹国,攻取卫国。正月初九,攻取了五鹿。紧接着包围了曹国,曹都屡攻不下,晋军伤亡惨重。直到三月初八,才攻破曹城,进入曹都。晋文公一面责备曹君为什么不重用大夫僖负羁;另一面,为了报答逃国时僖负羁对自己的恩遇,则号令三军,不准进入曹大夫僖负羁的家里。晋军将领魏武子、颠颉对保护僖负羁及其家属想不通,一怒之下,纵容兵士放火烧了僖负羁的家。这一下惹怒了晋文公。晋文公为了严肃军纪,杀了大将颠颉,饶了魏武子性命,并将其所犯罪行通报全军。
正在这个当儿,宋国派门尹般到晋军告急。晋文公召集晋军将领,对大家说:“宋国来告急,如果不管,就断绝了交往;请求楚国解围,楚国又不答应。我们想出兵救宋,齐国和秦国又不同意,怎么办?”子犯说:“勿犹豫,战!战而捷,必得诸侯。若其不捷,表里山河,必无害也。”先轸出主意说:“让宋国撇开我们去给齐国和秦国送厚礼,敦促他们两国去请求楚国。待我们逮住曹国国君之后,把曹国和卫国的田地赠给宋国。楚国同曹国和卫国一向交好,必定不答应秦国和齐国的请求。齐国和秦国得了宋国的厚礼,哪有不出兵参战的道理。”晋文公采纳了先轸的建议,达到了预期目的。
这时,楚成王进入申邑住下,让人去告诉楚军元帅子玉,说:“不要去追逐晋国军队!晋侯在外边逃亡十九年了,结果得到了晋国。险阻艰难,全尝过了;民情真伪,都知道了。上天给予他年寿,同时除了他的祸害,上天所设置的,难道可以废除吗?《军志》说:‘适可而止。’又说,‘知难而退。’还说,‘有德的人不可抵挡。’这三条记载,正好适用于晋国。”
子玉得到楚王的传谕,派宛春到晋军中报告说:“请恢复卫侯的君位,同时也请把土地退还给曹国,我也就解除对宋国的包围。”晋国狐偃听后说:“子玉无礼啊!给君王的只是解除对宋国的包围一项,而要求君王付出的却是复卫封曹两项。这实在太不对等了。”先轸说:“君王答应他!安定别人叫做礼,楚国一句话而安定三国,我们一句话而使它灭亡,我们就无礼,凭什么来作战呢?不答应楚国的请求,这是抛弃宋国;救援了又抛弃他,将对诸侯说什么呢?楚国有三项恩惠,我们有三项怨仇,怨仇结多了,凭什么作战?不如私下答应恢复曹国和卫国来离间他们,以扣押宛春来激怒楚国,等打起仗来再说。”晋文公采纳了先轸的谏言,扣押了楚使宛春,又私下允许复曹封卫,使曹、卫和楚断绝了外交关系。
子玉听说宛春被扣押,怒不可遏。于是,发令追逐晋军。晋军退走,一连退了“三舍”(一舍三十里),楚军就一连追了“三舍”,一直追到了城濮。晋国见地形有利,就驻扎了下来,决定与楚军展开决战。决战前,晋文公率领三军将帅,暗自观察楚营,见楚军背靠着险要的丘陵扎营,内心有些担忧。回营路上,又听到士卒纷纷念诵:“不耕田里的草绿油油,丢开旧的面对新的加以犁锄。”心里更加狐疑,他问狐偃,狐偃回答说:“战吧!战而得胜,一定能得到诸侯(战而捷,必得诸侯);如果不胜(若其不捷),我国外有大河,内有高山(表里山河),一定没有什么害处(必无害处)。”晋文公听了狐偃的话,才下定决心,与楚决战。战争结果,晋国果真打了一个大胜仗,得到了诸侯的拥戴,一举成了中原霸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