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文化典故

数典忘祖
作者:   发布时间:2020-11-04    浏览:

  [典源]  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:且昔而高祖孙伯黡,司晋之典籍,以为大政,故曰籍氏。……女(你),司典之后也。何故忘之?籍谈不能对。宾出,王曰:“籍父其无后乎?数典而忘其祖。

  [典义]  “数典忘祖”是由“籍父其无后乎?数典而忘其祖”而来的。其原意是,周景王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国君的后裔,竟不知祖上经历的史实。后泛指谈论祖上的典章制度或经历的事迹时,却忘掉了祖先的职守。之后,便以“数典忘祖”或“司典忘祖”比喻忘本,即忘记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。

  [典实]  公元前527年,晋昭公五年,鲁昭公十五年冬,周景王的夫人穆后去世了,周天子向诸侯国发出了举行葬奠的讣告。各诸侯国接到讣告后,都按照周王制定的礼仪,派出专使带上珍贵礼物,到周王城成周(今洛阳)去吊唁。

 晋侯与周王同宗,皆姓姬。周景王叫姬贵,晋昭公叫姬夷。按“礼”说,晋国应送厚礼的,可是晋国派去的专使荀跞和籍谈却两手空空,没带任何礼物。这引起了周景王的很大不悦,葬事刚一结束,他就特别设宴招待晋国的两位来使,在宴会上,他故意用鲁国国君所敬献的青铜壶给晋国使者斟酒。周景王借着酒兴问晋国大夫荀跞:“穆后葬礼,各国诸侯皆有礼物以安抚王室,为什么晋国独无,什么原因?”荀跞答不上来,让籍谈回答。籍谈说:“陛下,各诸侯封地,皆得王室厚赠,古玩器皿珍品极多,所以他们有送的。我们晋国居于深山之间,又与戎狄为邻,而且远离王室,王室过去对我们很少有赠与,我们能拿出什么器皿来献给天子呢?”景王听了很不满意,以质问的口气说:“难道你们都忘了?唐叔虞是成王之母弟,在成王封唐时,就赠给了他密须之大鼓及其车乘等许多珍贵礼物。到了文侯勤王时,周天子又赠给了他许多战利品。及至文公,先天子周襄王又赠给他‘大路’和‘戎路’两种战车,还有武士、弓箭、斧钺和甲胄等等。怎么能说王室对晋国没有赠与呢?”

  晋大夫荀跞和籍谈听了周景王这一番叙述,面红耳赤,无言以对。周景王看着他们二位不言语,接着训斥他们说:“夫有勋而不废,有积而载,奉之以土田,抚之以葬器,旌之以车服,明之以文章,子孙不忘,所谓福也。福祚之不当叔父焉在!”说到这儿,周景王进一步讥讽籍谈,说:“你的祖先孙伯黡,是晋国专管典籍的正卿,你怎么把老祖宗的职守都忘掉了呢?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典章这样无知呢?”讲到这儿时,周景王的脸色都变了,他气愤地说:“你的先祖司晋国典籍以为大政,故曰籍氏,你知道吗?你的姓氏就是由你的祖先的职务而来的。你作为专管晋国典籍的后人,何故忘之?”籍谈满面羞色,低头不语。荀跞也坐卧不宁,无言以对,只好耐着性子听周王训斥。周景王继续对晋国两位专使说:“籍父其无后乎,数典而忘其祖。”周景王的这句训斥,就演驿成了“数典忘祖”和“司典忘祖”。

上一篇:拔本塞源
下一篇:除旧布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