庙宇

赵庄娘娘庙
作者:杨浩有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4-28    浏览:

  赵庄村北门外有一座娘娘庙,庙中供奉着后土(女娲)娘娘,庙东边还有一孔砖券的窑洞,洞中供奉着骊山老母,两座庙宇坐北向南,气势恢宏,在赵庄这个小村中显得格外壮观。

  娘娘庙为什么会建在这里? 这座庙又有什么神奇之处? 赵庄村民传说着许多关于娘娘的故事。

  很久以前,汾河时常发大水,居住在汾河岸边的村民们经常遭受洪涝之灾。赵庄村东边的黄土崖上有十条深沟,从南向北村民们依次称它们为:云廷沟、瓜沟、文坡沟、桑沟、南沟、东沟、寨沟、北沟、芫荽沟、苇子沟。这些沟纵横交错,深约百丈,它们正是千百年来洪水泛滥的记录,也是赵庄村民饱受洪涝灾害的印证。

  传说这一年洪水再次泛滥,汾河东岸一带村庄尽被洪水淹没,就在此时,恰好有两位神仙从天上驾云路过,她们是女娲娘娘和骊山老母。两位神仙结伴巡游神州大地,见汾河暴涨,东岸土崖上洪水翻滚,冲泻而下,将河岸上的村庄冲毁,农田淹没,百姓们俱在水中挣扎,情景十分凄惨。 骊山老母说:“你女娲娘娘当年撮土捏人,造下这无数生灵,原本要让他们男耕女织,繁衍生息,快乐地生活在天地之间,不想却有这些天灾侵扰他们,让他们饱受艰难困苦。女娲娘娘说:“你骊山老母,原本是赐福送寿的菩萨,百姓们这般凄苦,自当大显身手,施以援救。”

  骊山老母说:“我们绝对不会坐视不救的。”

  二仙一边说着,一边按下云头,落在汾河东岸。女娲娘娘立即施法退去洪水,将淹没在洪水中的人们一个个地扶上岸边高地。骊山老母将随身携带的保命康复丹药填入人们口中,人们渐渐苏醒过来。随后,二仙又帮助百姓们清理被淹村舍,修复房屋,整理田园,恢复生产,人们从洪水中挣脱出来,重新获得生命,又开始了艰难的生活。

  洪水退去,人们暂时得到安定,但河水浑浊,泥浆满地,人们深受水害,却没有可饮用之水。见人们到处寻找清水,女娲娘娘便挺身立在赵庄村南,伸出手中玉如意,在南沟口外用力一戳,沟口顿时涌出一泉。泉水清澈,奔流不息,顺沟口向西流入汾河中。村民们俱提罐来此汲水,饮后顿觉甘冽甜醇,神清气爽,于是周边村民都来此打水。村民们感谢女娲娘娘凿泉送水,便将此泉叫做“神棚泉”,千百年来,这股泉水一直是赵庄村民的命之水,直到今天村民们还在饮用着它。

  骊山老母见百姓们虽服用丹药,保住性命,但身体虚弱,疾病缠身,便对女娲娘娘说:“你虽凿泉送水,能解百姓饥渴之苦,但若疾病不除,他们仍会被病魔所困,依然难以存活。”

  女娲娘娘说:“那就还要靠你这个老母菩萨赐药祛病了。”

  骊山老母说:“我们不能长久待在这里,即使让他们每人再服一粒丹药,也难保他们长久地不患疾病,莫如我也凿一井,将怯病保健丹药浸在水中,让百姓们世代饮用,可永保康健。”

  说毕,骊山老母伸出手中玉梗石,在赵庄村北黄土庄下,旋出一满水井,又召来座下金蟾,携来各类灵丹妙药,潜入水中,让井水浸满神药,人们饮后消病去痛,身心健康。 从此,赵庄村北便出现了一口神奇的满水井,井水从来不亏不溢,无论打走多少, 都会很快溢满井口,却又从不流出井外。人们打水时,只要对着井口喊话,井中便会发出“嘎哇,嘎哇”的回音,那声音极像是青蛙叫声,于是村民们便说井中藏有金蛤蟆。 村民们见井水神奇,都争相来此打水,饮后都感到病体康复,提神添力。数百年后,南蛮子听说井中有金蛤蟆,便来此盗宝,骊山老母担心金蟾被盗,便将其召回,从此井中便不再有青蛙的叫声。

  两水凿成,人们衣食有了着落,身心得到安康,很快便投入到耕田播种,修房建屋的紧张劳动中。然而,在洪水中,儿童们大都被淹死,村中留下许多缺儿少女的青壮年,不少家庭面临绝后的境地。劳动之余,人们普遍感到孤苦无依,满腹忧愁。见此情景,女娲娘娘顿生侧隐之心,便与骊山老母商议后二仙立即施法,送子保胎,让青年妇女们赶快受孕,怀胎,很快生下儿女。一年后,村中有了婴儿的啼哭声,家庭中洋溢出了欢笑声,这一带村庄重新充满了生机。

  女娲娘娘和骊山老母见这一带洪灾彻底消除,人们安居乐业,便驾起祥云,悄然离开此地,往别处巡查去了。 数十年后,赵庄村民历经艰苦创业,繁衍生息,村庄日渐富庶。人们有了钱粮,自然忘不了女娲娘娘和骊山老母救苦救难,送子送福的浩荡恩德,于是家家捐资,人人出力,在村北门外,汾河东侧,建起了一座后土娘娘庙和骊山老母堂。人们供奉两位神仙,常年烧香祭拜,叩头祈祷,一面感谢娘娘恩德,一面祈求娘娘永保村民子孙兴旺,平安富康。

  又过了数百年,至大清光绪戊申年间,因庙宇年久失修,加上汾河水多次泛滥冲刷,庙基下陷,庙顶塌裂,在村民柴湖、正从仁的倡导下,全村百姓自觉捐资出力,周边村民也积极响应,要对庙宇进行全面修茸。

  这年春节刚过,工匠们齐集工地。工期定于农历三月二十娘娘生日这天前完工,届时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大典。日期既定,工匠们即刻垒石砌砖,锯木刨板,开始了紧张的施工,两个多月后,庙宇三间主殿已修茸完工。

  娘娘庙原为三间,人们感到殿中地方狭小,朝拜的人很多,殿中拥挤不下,人们祭拜时,常常得到殿外广场上,日晒雨淋,十分不便。这次重修,决定在主殿前扩建廊坊五间,扩大殿前空间。此时,主殿完工后,廊坊山墙已立,六根木柱和横梁已经备好,只是缺少前檐长檩。 柴湖与正从仁找遍村中所有树木,皆不够长,派人四处购买,也未能买到。眼看距完工日期不到半月,还有钉椽、扣瓦、塑像、彩绘等许多工程,村民和工匠们俱感焦急和忧愁。

  就在这天晚上,汾河又突发洪水,那时正是早春枯水季节,汾河发水,已是十分罕见。人们站到岸边,望着河中滔滔洪水,滚滚而下,波浪中裹挟着树木沙石,间或还有牛、羊、鸡、犬、随波逐流,起伏飘荡,顺流而下。突然,一根巨大的圆木从上游漂流而来,到了娘娘庙前时,一个巨浪将圆木推向岸边,半截子搭在了岸上,半截子仍在水中飘荡。就在此时,水流突然回落,河水很快平稳缓流,那跟圆木便完全搁在了河滩上。见洪水退去,村民们立即跑过去,绑上绳索,扛撬人拽,很快将圆木运到娘娘庙前。人们都跑过来围观,见圆木直径有一尺多粗,外皮呈褐红色,根部圆直,稍部微显两叉,工匠师傅拿来长尺一量,足有五丈开外,恰够庙前廊檐长擦。人们看着圆木,纷纷议论圆木为何种树木。熟悉木质的老木匠说:“此木不是松柏,也非榆槐,乃是深山中的千年荆条,荆条原是灌木,能长得如此粗大,又能被洪水裹挟,冲到这里,实在是神仙所为。 “村民都相信,这根圆木就是后土娘娘见庙宇重修落成,缺少檐槐,及时送来。于是,人们俱伏地叩拜,感谢娘娘为民解忧,法力无限。

  檐槐既有,工匠们加紧施工,至农历三月二十前如期完工。新修的两位娘娘神像、仪容端庄,光彩夺目。三月二十这天,赵庄与周边村民人人携带供品,个个手持香烛,万人齐集庙中,祭奠叩拜,恭贺娘娘生日,拜祭娘娘恩德,祈求娘娘送子送福,永保平安。

  今天,这座宏大的庙宇依然挺立在汾河东岸,庙后汾河水浩浩荡荡, 直泻而下,至庙基下四五丈处便折头流向西南。 千百年来,汾河水不断泛滥,暴涨时浪头直抵庙基,然而娘娘庙却始终傲然挺立,安然无恙,足见神威无限,法力弥天。庙中香烟缭绕,供品如山,那还愿的绣布红绸已足有数十包袱,人们感谢神灵赐福,也祈求娘娘保佑,寄托着美好的愿望。这愿望形成一股力量,让人们充满希望,使村庄得到和谐,直至今天,这座庙宇依然是赵庄村民心目中最神圣的殿堂。

注:此文材料由赵庄村柴志英、王汝霞、刘发勇、韩丙寅等先生提供。
 



赵庄娘娘庙

上一篇:大觉寺
下一篇:老君山·老君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