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落

辛村屯(一):地下通道
作者:杨浩有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4-28    浏览:

    很早以前,辛村屯的地形非常奇特,它北、西、南三面是沟,只有东面与北辛村的西边土地相连,而且相连之处仅有两三丈宽,两边也是深沟。它的面积仅有三十亩地大,周围沟深十几丈,东北处沟底有一水泉,人称泉子,常年喷涌,奔流不息,自东北,向北,向西,再向南,流入滏河沟内。这样,辛村屯就三面临水,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小半岛,因此,地势十分险要。

    在东面进村口南侧,顺土坡下到沟底,走十几丈远,西侧土崖上有一洞口。洞口高八尺有余,宽三尺多,两三人并行可进入洞中。洞中漆黑一团,伸手不见五指,进洞后,顺缓坡继续向下摸行,洞中狭窄处,仅能容一人侧身而过;宽阔处,能容数十人藏身,高处有一人多高;低矮处,人须匍匐爬行才能通过。有时会突然遇一陡壁,四处皆无法通行,而在五尺高处却有一洞口,人得蹬壁攀援方能爬上,然后伏下身体,继续匍匐前行。如此曲折、迥旋,爬上爬下,时而直立,时而弯腰,时而爬行,约行一里后,突然前面显出亮光,走近一看,原来是滏河沟北崖上的一个洞口。洞口仅有三尺见方,洞口上下俱是直立的崖壁,根本无法攀援。崖壁脚下长满了柏树,滏河水哗哗奔流,沟中树木荒草丛生,遮蔽着洞口,人若站在沟底,很难看到洞口。

    从洞口折回继续前行,方向大约向西,洞中遇到宽阔处,有土炕、土凳,应是军士住宿、休息专用;有铺设木板、地砖处,应为屯粮处;还有垒着灶台,上凿天窗直通沟庄上方者,应为起火做饭之处。再走约一里远,又见一亮光洞口,走近一看,为西边沟庄,沟中芦苇丛生,密不透风,更为隐蔽。从西边洞口折回,继续北行,洞中构造设施,与前面大致相同,沟北庄上也有一通风、通光洞口,沟中芦苇夹杂着荒草树木,也很隐蔽。从洞口再折回向东,走约一里后,顺坡上行,进入村内一水井中,井壁上凿有脚窝,可以踩窝攀登而上,走出地面。

    环顾整个地下通道,是绕村一周挖成,于村中地下还有多处叉道,通往村中地窖或水井,总长约三十余里。它充分利用三面临沟的地形特点, 沟庄上都挖有通风透光的洞口,既可做军士瞭望之孔,也可以偷袭敌人,或随时从洞中四散撤出。

    从地道的构造、设计来看,确为屯军、屯粮所用,它于村中的通道,也多为水井或地窖。试想,村中驻一军队,若遇弱敌来袭时,可以顽抗、抵御,就地消灭;若遇强敌时,也可以立即撤入地道,藏匿隐蔽。地道中屯有粮食,又通水井,数千士兵,可以驻上数月,若是敌人发现地道,进行破坏时,军士也可从三面洞口下至沟中,四散逃走。

    在历史上,村子里是否发生过战争,是否有军士利用地道和敌人周旋过,村民们只是听上几辈人说过,村中没有留下记载。而在近代,为躲避兵匪、战祸,老辈村民切实曾多次钻入地道,那时,地道确实成了他们的避难之所。

    现在地下通道几乎全部坍塌、填实,周围的深沟沟底也推为平地,种上了庄稼。村东北的泉子水也早已干涸,沟庄下的柏树也砍伐殆尽。仅有几处沟沿上的洞口还残留着,人们再也无法深入地道探求它的秘密。现在人们所知道的地下通道形状,都是上辈人口传口地留传下来,然而只要说起地道,这里的村民都会绘声绘气、眉飞色舞地说上一通,可见,这一地下通道,是辛村屯人心中的情结,也是他们永远也挥之不去的美好追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