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塔位于村东门外半里处,在一座高高的土堰上矗立着一幢玲珑剔透的八角形砖塔。塔身七丈有余,底部直径二丈许,塔体黄泥砌砖,素面,底层高约一丈五尺,从二层往上逐层递减,除塔尖外共有八层。每层塔檐均为叠涩形,密檐仿木结构,出檐最阔处一尺有余。塔体外面呈八角形,底部西面有拱形门洞,门洞高八尺许,从二层往上东西两面均开有长方形窗洞,从底层门洞可进入塔中,塔内无梯,塔体中空,直达塔尖。
从远处看,此塔的建筑外形极像曲沃县城中的西寺塔,只是塔体完整,除塔尖和底层有部分损坏外,还基本完好。
据村中退休干部邢一峰先生回忆,在上世纪六十年代,此塔中尚有一石碑,碑文记载此塔名为大明塔,建于明万历年间,当时塔下建有砖窑,村民取土时将石碑取出,后被毁。
由此可见,此塔建于明代,为东宁村民所建,然而,东宁村中却一直有一个传说,说此塔原为县城西寺塔上端,因当年大地震时,西寺塔剧烈摇晃,有神仙路过此地,不忍心塔体崩塌,便伸出双手,将上边九层抓起,放于东宁村东门外。
这是一个非常动人的传说故事。
相传很久以前,东宁村原名东恭宁村,一天晚上,村民们正在熟睡,突然一阵剧烈的摇晃将人们从梦中惊醒,人们意识到地震来了,便急切地从地上爬起,快速地跑到户外。此时猛烈地摇动接踵而来,人们都站立不稳, 纷纷扑倒在地。 一阵剧烈地轰鸣和摇动之后,突然天空中一道金光从西向东划去,接着传来一阵嗡嗡的响声,随后一声天崩地裂似的震响从东门外传来,人们都吓得大气也不敢出,伏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。
天亮前,地震慢慢地停止了,曙光从东方显露出来,人们从地上爬起来,人人愁眉苦脸,个个忧心忡忡。所幸这次强震来得较为缓慢,人们大都能跑出院外,村中除大部分房屋倒塌外,并未死一人。
第二天天亮后,有人从东门外走回,告诉村民说,东门外高堰上出现了一座砖塔,村民都围过去看,见一座精美的玲珑宝塔立在土堰上,凌空耸立,云雾缭绕。此时,太阳刚刚升起,塔体霞光万道,红光四射。村民们都伏地叩拜,感谢神塔降临,庇佑全村,让村民们都能在此次地震中逃过一难。
半月后,有一游方和尚,手持钵盂,身披架装,来到东恭宁村化缘。村民们尽管刚遇地震,家庭破败,衣食不周,但却愿意将家中可食之物拿给和尚享用,和尚感激不尽,便留住村中。村民们问其行踪,和尚说:“小僧法号胜准,是五台山僧人,因听说此处有一飞来之塔,此塔与我寺文殊菩萨有段善缘,故受方丈差遣,来此查看。”
村民们立即领胜准和尚到东门外塔下察看,和尚看后,立即跪地长拜,口中连连诵读经文,一个时辰后,起身返回村中,给村民们讲出了此塔的来历。
原来西天如来佛座下有两位法力极高的菩萨,一名普贤,一名文殊,普贤菩萨在五台山设坛传经,文殊菩萨也常去法会。一日,文殊菩萨驾祥云前往五台山,路经曲沃县城上空,见大地摇动,房屋倒塌,一场大地震突袭此地,城西感应寺内砖塔在地震中剧烈摇晃,眼看就要崩塌倒地。文殊菩萨知道,塔乃寺中上乘建筑,人们敬仰佛祖,建塔凝聚佛心,渴望心随塔上,直通神佛天堂,他怎么也不忍心眼看着这座宝塔就此轰然倒地。于是急忙从云端中飞身而下,伸出一双巨手,捧住塔上八层,向东飞去,放置于一小村东门外高堰上。因上端被拿去,故西寺塔下端得以保存。
后来,不少村民赶往曲沃县城感应寺内,观看那座砖塔,只见原来的十三层高塔只留下八层,而且南北两面的拱形门窗全部塌落,塔身一分为二,成了一座“裂破塔”。从此,人们更加坚信,村东这座砖塔就是县城西寺塔的上端,是神仙移来庇佑东宁村民的。
据考证,感应寺塔建于金大定五年(1165),在元大德七年(1303)地震中陷落上端四层,而东宁村东门外的大明塔,建于明万历年间,塔身为八层,两者相差二百多年,塔体也不相符。看来,两塔并无瓜葛,然而东宁村民宁可相信此塔就是从西寺塔上端移来,而不愿相信此塔为上辈村民所建。由此可见,村民们敬仰神佛,爱惜神塔之情,也反映了村民们不希望文物被毁,对文物无比珍爱的感情。
宝塔移来后,胜准和尚便长住村中,整日坐于塔下,为百姓们宣讲佛经,劝说人们多行善事,莫贪私欲,百姓们从四面八方赶来,围坐静听。不讲经时,胜准和尚又四处化缘,他的足迹遍及秦岗、南常、太许、西凝、马庄 诸村,村民们深感其德,都愿意送米、送粮,还赠有不少银钱。数年后,胜准和尚与东恭宁村民商议,欲用所化银两在村中建一寺院,供奉文殊菩萨。村民们感念文殊菩萨移来神塔,庇佑全村,使村民避过地震劫难,又能于震后很快恢复生产。那几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村民们都认为是文殊菩萨移塔之德,对胜准和尚建寺敬神的建议俱表同意,都愿意捐资出力。于是胜准和尚便勘察风水,选择地基,最后决定在村西门外,建寺供佛。
一年后,一座巨大的寺院建成了,寺名“广福寺”,北大殿中塑了文殊菩萨圣像,圣像高一丈五尺,最大腿围八尺有余,泥塑彩绘,高坐于木雕莲台之上。莲台下有三尺多高的砖砌神台,台下两侧塑有侍女八人,手持莲蓬、如意、果盘、茶碗,形态丰盈,端淑绝伦。南殿中塑有十八罗汉像,神态各异,栩栩如生。
寺院建好后,胜准和尚便移住寺中,整日守庙念佛,为村民们宣讲佛经。村民们受佛教化,感念佛德,有识字者将胜准和尚所讲经文抄录成卷,供善男信女们诵读。十几年后,胜准和尚圆寂,村民将他的遗体安放于大明塔二层端坐,将经卷藏于文殊菩萨神像腹内。
上世纪六十年代,有村民攀上大明塔二层, 见胜准和尚依然身披架裴,端坐佛座,身旁放一佛尘,只是和尚肉体早已风化,仅剩一付骨架,用手一摸袈裟,立即化成白灰,纷纷下落。村西门外广福寺在文革时也被毁。拆庙时,人们从文殊菩萨神像腹内取出十几卷经文,经文完好无损,村民将其交到县政府,现存于县图书馆内。
现大明塔仍矗立于东门外,像一位沧桑老人,注视着东宁村的历史演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