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巷胡同

古城风貌
作者: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4-24    浏览:

    曲沃古城池有两处:一是古曲沃县城,史称曲沃古城。二是今曲沃县城。
    今曲沃县城兴建于周惠王十六年(前 661),距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。是晋献公为太子申生所筑,(《左传》闵公元年“晋侯为太子,城曲沃”)初名太子城,为别于晋成侯徙都曲沃的曲沃古城,太子城又名新城。申生的生母齐姜死后就埋于此,太子申生在这里驻守,遭骊姬迫害自尽,也埋葬在这里。
  现城池自隋开皇十年(590)移治于此,经唐、五代、宋、金、蒙古、元、明、清等九个朝代,县衙均在这里驻扎,民国年间的县政府也在这里设置。民国36年(1947)4月,曲沃解放,县民主政府进驻曲沃县城。
  曲沃县城虽属历史名城,但初建时规模不大,是座土筑小城,直到明正统十四年 (1449),才进行了首次扩建,城垣扩为3里 50步(1757.75米),高、厚皆二丈五尺(7.78米),城周壕堑深8.3米,宽13.3米。正德十一年(1516)进行加固,砖砌城壁,增设雉蝶,建门楼4座,角楼4座,铺舍25处。嘉靖二十二年(1543),进行两次扩建,城垣再扩为6里50步(3050米),城墙高厚未变,四面留垛口270处,建炮台25座。建1座北门,2座南门.2座东门,1座西门,加原有2座西门,共8门,连同古东门、古南门,俗称十门。隆庆元年(1567),内外城各加高 1丈(3.33米),共3丈5尺(11.65米),顶宽1丈(3.33米),至此,曲沃城垣基本定型。至民国14年(1925),共进行过16次修补。历尽沧桑,人口繁衍,老城地域渐扩,便有了大东关、小东关;大南关、小南关;北关;上西关、下西关和香关;新城、老城之间的地域被称为顺城关,共九关。所谓"问君可知曲沃城,十门九关气势雄”,就是对曲沃古城风貌的高度概括。
  这座古城历经数千年,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。城西南1公里处,有“曲沃古城”遗址;城东南有晋诸陵;城西关有齐姜墓;城西南角是申生庙、申生墓;中西门外有金代建造的感应寺塔;城中心有明万历间建造的大四牌楼;城南建有清初大学士卫阁老的府第和文脉千载,兴学百年的贡院等。所有这些都在曲沃县城留下了深厚的历史印记。
  现曲沃县城位于县境西南隅浍河北岸的平坦地带。县委、县政府驻县城府东街西端北侧。2005年,县城建城区面积5.62平方公里。2010年,县城建城区面积增至10平方公里,是解放初期的12.5倍。

上一篇:返回列表
下一篇:十门九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