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村镇

史村镇
作者: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4-24    浏览:
  史村镇(shicunzhen) 
  史村镇,位于县城东部9公里的绵岭之上。地理坐标为北纬35°39′∽35°14′,东经111°40′∽111°44′。东与翼城县接壤,西邻乐昌镇,南隔浍河和北董乡相望,北以滏河为界鸟瞰曲村镇。镇政府驻辛村,是全镇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。设有派出所、国土所、工商所、税务所、邮政所、卫生院、教育办公室、信用社、供销合作社等。镇内交通十分方便,侯月铁路,侯阳高速公路,晋韩、乡村联办公路,横跨东西;郭义、秦(岗)海(西海)公路纵贯南北,村村通三级油路。
  史村镇地处滏河、浍河流域及史村台地,地势开阔,境内有过境河——浍河和滏河两条河流,属丘陵地区。气候温和,日照充足,四季分明,土质肥沃。土壤中富含有机物质,水资源丰富,适宜发展农业和水产养殖,主要农产品有小麦、棉花、苹果、葡萄、药材、蔬菜等,特产有罗非鱼。境内南部有浍河水库,是市重点水利工程之一,北部有滏河水库,均供全县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。地下蕴藏矿产有煤、铁、钼和丰富的地热水。
  该镇是以原驻地史村得名的。1958年,吉许、西杨两乡,组建飞跃人民公社时,因史村居两乡中心位置,且村大、人多,交通便利,故公社驻地选择在史村。1959年,按驻地改称史村人民公社。1961年,析出原吉许乡的属村组建吉许人民公社后,因史村偏辖区北隅,且交通不如辛村方便。1968年,将公社驻地迁建于辛村东南隅、晋韩公路南侧,仍使用原驻地名称。1984年2月,实行乡镇制,史村公社命名为史村镇。2001年,西常乡并入史村镇。
  该镇历史沿革按地域大体分为两大块,即以浍河以北和绵岭上各村为一块,以滏河以南与绵岭脚下各村为一块。明时分属富贵乡、虒祁乡和汾隰乡各一部,乡下设里,里下辖村。富贵乡的里治地为:吉必里(辖东、西吉必),周家庄里(辖盈村、卫村、杨家院、舍官村),望绛里(辖望绛村、常村、常安庄、东马庄);汾隰乡为西阳里(辖西杨、东杨、大杨、东辛村),史村里(辖史村、秦岗、张范),庭城里(辖东宁、南常、听城),西县册里(辖西常、东常、周庄、县册),东县册里(辖羊舌、东海、南韩、西海、常家圪垯),北王村里(辖王村),平乐里(辖贺村、卫范);虒祁乡的郇村里(辖郇村、吉许、小庄、河上),靳庄里(辖靳庄),北赵里(辖焦庄)。共三乡,13里,39个自然村。
  崇祯十五年(1642),人口减少,实行里的合并和里的名称变更,望绛里并景明里,周家庄里并东闫里,平乐里和吉必里并称吉乐里,靳庄里和庭城里并称靳城里,西杨里和史村里并称西史里,郇村里和西县册里并称郇西里,东县册和北王村里并称东王里,东宁村划归西亭里。光绪六年(1880),行乡治,沿绵岭南麓各村属头乡,其余属二乡。民国7年(1918),行区治,绵岭北麓以下各村属五区,其余属二区。26年(1937),行编村制,区下辖编村。镇内各村分属东宁、西杨、西吉必、史村、周庄、王村、靳庄等7个编村。36年(1947)4月,曲沃解放,实行区村制,辖内各村属二、五区(后改一区),下设行政村。1953年,行乡制。1956年,撤区合并乡,辖内属西杨乡和吉许乡。1958年,归侯马市辖,行公社制,公社下辖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(简称高级社,以下同)。高级社下设生产队。辖内统属飞跃公社(史村),下辖旭光(常村),建华(西杨)、登高(秦岗)、稳步(史村)、胜利(吉必)、八一(听城)、温海(东海)、英武(吉许)、温泉(王村)等9个高级社,社下辖生产队。1959年,均按驻地命名飞跃公社称史村公社、高级社改称管理区。1961年,分治为史村、吉许两个公社,改管理区为生产大队(简称大队以下同)。大部分村分治。1984年,恢复乡、镇制,史村公社称镇,西常公社称乡,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(简称村委会,以下同),生产队称居民组。自清光绪六年(1880)到1995年,辖区内因人口稀少,管理不便,合并了4个村,合并情况是:舍官村并卫村,小庄(也称北常)并吉许,常家圪垯并西海村,阎家河并郇村;同期4个村庄消失,但地名仍存。2001年3月,全县撤乡并镇,西常乡并入史村镇。
  全镇总面积98平方公里,辖35个村委会,分别是史村、辛村、东杨、西杨、大杨、杨家院、司马庄、常安庄、望绛、常村、卫村、盈村、东吉必、西吉必、秦岗、卫范、贺村、张范、西海、东海、南韩、王村、焦庄、羊舌、县册、周庄、吉许、郇村、东常、西常、河上、靳庄、听城、东宁、南常等。
  辖区内西海、西吉必是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,卫村、西常、东常、县册、吉许、靳庄是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。辖区内西海村有著名的沃国十景之一的“星海温泉”。近年,新建成的“磨盘岭农业观光旅游区”、“浍河水库水上观景旅游区”集商贸、餐饮、沐浴、健身、旅游为一体。史村镇是全市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基地,也是山西省(国家)农业综合开发曲沃项目基地。
  史村镇历史上以农业为主,主产粮棉,特产烟叶。新中国成立后,经济增长低于人口增加的比例,人们只够温饱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人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调整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经济田,推进高科技。先后提出“半亩果,半亩棉,半亩药材,户均一个棚,种养一条龙,农工商齐发展”模式。2001年,确立“东枣西葡萄,坡下大棚菜,水产养殖上品位,经济作物上等次,人均一亩精品园,收入突破一万元”的思路。2006年,从规模化、集约化、规范化的大农业着手,提出“河槽万亩大棚菜,岭上十里养殖带;经济园区大发展,菜蛋果肉夺高产”和“创品牌、保质量、建市场、保畅通”的产销一条龙模式,以山西省(国家)农业综合开发史村基地为依托,建成星海千栋大棚菜,周庄百万只蛋鸡养殖,县册百万只肉兔养殖,羊舌、东海百万只蛋鸡养殖和温泉罗非鱼养殖,听城奶牛养殖等园区,及卫村巨峰葡萄,东杨、南常红提葡萄,西海日本甜柿,贺村红枣,司马庄千亩药材等十大园区。截至2010年,全镇蔬菜大棚面积近1.2万亩,年产各类蔬菜近10万吨,产值近2亿元。史村镇,1996年获山西省“农业调产先进乡镇”、2001年获山西省“水产养殖先进单位奖”。
  境内新兴工业生产已初具规模,有机焦、冶炼、采矿、木业制造、铸造、化工、淀粉、农产品加工等,而二、三产业正蓬勃兴起,有建筑、运输、服装加工、餐饮和劳务输出,为农民增收、产业结构调整开辟了新途径。
  该镇内有中学2所,小学10所。小城镇建设日渐完善,沿着晋韩公路商业一条街,高楼相接,有门市部和个体户百余家,每逢集日(农历一、四、七日)赶集的人络绎不绝。
  史村镇人民勤劳朴实,勇于探索,好学上进。清代崔致远的著作《易经》《洪范传》传流于今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,史村镇英雄儿女谱写了篇篇诗章。新中国成立后,全镇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,重建家园发展生产,涌现有全国劳模“棉花八仙”之一的常修文,两次获得省级教育先进工作者的张月爱,出国的留学生、博士、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多达百余人。在外工作者的人数更是数不胜数。
  本村历史文物和现代文化丰富多彩。沿浍、滏河两岸是古人类居住地,属新时期时代文化遗址。境内羊舌村发掘出了晋侯墓,望绛村发掘出了战国墓地均属省级保护单位。春秋时的陉庭、浍北古战场,均发生在现在的听城和秦岗一带。而秦岗阻击战,则在中共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。星海温泉的“出唐定宋”为县人称道。

 
上一篇:史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