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、寒食节与清明节
作者:杨浩有 发布时间:2019-06-22 浏览:
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死难的日子,清明节是祭祖扫墓的日子,因为两天紧挨着,所以祭奠活动常常同时进行。
当地过去一直把祭祖扫墓分为四天来进行,即“新墓、旧墓、寒食、清明”,时间是从清明往前算,总共四天。所谓“新墓”,是本家近五代以内所立的祖坟;所谓“旧墓”,是本家族中上百年以来所立的祖坟。在当地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,即一个坟头不能同时烧两次纸,所以村中大姓人家就必须明确分开,“新墓”这天,各家先去自己家祖坟祭扫,“旧墓”这天,合族齐到老祖坟去祭扫。
寒食节这天,家家不生火做饭,要吃凉食。据说,春秋时,介子推保晋公子重耳外出流亡,在饥饿难耐时,曾割下腿上的肉,煮熟后让重耳吃。后来,重耳返回晋国,做了国君,在论功行赏时,反倒把介子推忘了。介子推不去邀功请赏,反而背着老母逃到了绵山。重耳听说后,非常后悔,立即带人去追。在绵山找不到介子推,便听信手下之计,放了一把火,想以此逼迫介子推走出来。不想介子推宁可烧死也不出山,结果与他母亲一起被烧死在绵山中。这一天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一天。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忠孝义士,将这一天定为“寒食节”,家家不生火做饭,人人吃冷食。
清明这天为祭祖扫墓的最后一天。过去村中大姓人家,因家族庞大,人口众多,不少人在外做官、经商、干事,于“旧墓”那天不能按时返回,所以要将祭祖扫墓之日推迟。于清明这天,都要赶回来,统一到老祖坟去祭扫。
祭祖扫墓时都要带上供品,有桃状馒头、各类糕点,菜品有莲菜、鸡蛋、猪肉、菠菜等,还有香、黄表、烟、酒、茶,以及纸扎、冥币、鞭炮等。按当地习俗,过去上坟祭奠一般都是男人去,如果家中男人不在,妇女们也可以上坟,但新媳妇第一年必须去上一次坟。上坟时要蒸四个大馒头,其中一个最大的里边要包上一个鸡蛋,外边缠上一条面捏的小蛇。其余三个略小一点,里边分别要包上芥菜、小蒜和大葱,外边缠上十字交叉的面带。这一讲究是说,“包个鸡蛋,出个县官”,“包个芥菜,出个介公(介子推)”,“包个小蒜,出个好汉”,“包个大葱,出个英雄”,寄托着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。敬献完后,要把这些馒头在坟头上滚几遍,以求沾上祖先的福气。
除了祭献外,还要给坟头添土、栽苗、植树等,以企盼家庭年年长、日日发,不断兴旺繁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