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文化典故

嫁祸于人
作者:   发布时间:2020-11-05    浏览:

  [典源]  《史记·赵世家》:韩冯亭有城市邑十七,愿再拜入之赵,财(裁)王所以赐吏民。王大喜,召平阳君赵豹商量,赵豹对曰:“圣人甚祸无故之利。”王曰:“人怀吾德,何谓无故乎?”对曰:“夫秦蚕食韩氏地,中绝不令相通,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。韩氏所以不入秦者,欲嫁其祸于赵也”。

  [典义] “嫁祸于人”,原谓平阳君赵豹,劝说赵孝成王不受韩上党之地,说:“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,欲加其祸于赵也。”后人遂以此典演绎成“嫁祸于人”,即把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。正如鲁迅先生在《两地书》中所说的:“他们这样说,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,嫁祸于人,或者因为自己变计,须有借口之故。”

  [典实]  公元前262年,赵孝成王做了一个梦。他梦见自己穿了一件不正常的背缝衣(即背上有一道缝的衣服),乘着飞龙上天,还没有上到天庭,就坠落了下来,看见金银玉器堆积如山。一梦醒来,不知是吉是凶,心神狐疑不定。于第二天,他便召太筮史敢占卜问卦。史敢对其说:“王梦见身穿背缝之衣,乃残也;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落者,谓有虚名而无实也;见金玉之积如山者,不是吉兆也,是忧也。”

  三天之后,有一件事正应了这个梦。这就是:公元前262年,秦昭王派大兵伐韩于太行,先取了韩河内之邑,紧接着攻取上党。韩上党太守冯亭抵敌不住,便派使者去见赵孝成王。使者对赵王说:“秦军大举进攻上党,韩国不是秦军的对手,守不住上党,上党就要落入秦国之手。上党官员和百姓,皆愿意归赵,而不愿意为秦国掳去。上党有城邑十七座,现在都在静候着赵王裁决,希望能早日赐给他们以归赵的好消息。”赵王听了大喜,便召平阳君赵豹商量。他对赵豹说:“韩国冯亭派使者,愿将上党十七城,拱手为赵国所有,我们受之如何?”赵豹说:“圣人不接受无来由的利益,认为无故得来的利益不是吉祥,而是灾祸。”赵王听后说:“上党吏民,感念我们的德义,怎么能说无来由呢?”赵豹说:“那秦国像蚕吃桑叶那样,一点一点地吞噬着韩国的土地,想从中间断绝了韩国,不让韩国与上党相通,因而自以为可以不费吹灰之力,就可以稳坐而接受上党的土地。韩国之所以不愿意归秦,是想把灾祸转嫁于赵国啊!试想,秦国兴师动众,劳民伤财,发兵夺取上党,而得不到的利益,却被赵国白白地抢占去了,秦国能答应吗?王再想想,强大的国家都不能从弱小之国贪得便宜,弱小之国就能从强大之国贪得这样的便宜吗?怎么可以说能是有来由的利益呢?如今的秦国像春天耕耘、秋天要收获那样,迟早一天要夺取上党的。难道大王看不出来吗?秦国从渭水漕运粮食逐次侵占,而且又派出虎狼之师去攻占所取国的封邑,其目的是最终想灭掉韩国。它这一最终目的不实现,是不会善罢甘休的,我们何必要跟它作对,去接受韩国的土地呢?”赵王说:“过去常有这样的事,派遣百万大军去攻战,越年经岁也不能得到一城,而现在韩国拿上党十七座城池,白白赠送给我们,这不是最大的利益是什么呢?”赵豹听后没有再作辩白,就自动地退去了。赵王见与平阳君赵豹谈不通,便召平原君赵胜与赵禹一块商量去了。结果,“因利得祸”,被秦国击败,坑杀了赵兵四十万。从此赵国一蹶不振,走上了下坡路。

上一篇:因势利导
下一篇:一狐之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