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典源] 《史记·晋世家》:晋平公十九年,齐使晏如(入)晋,与叔向语。叔向曰:“晋,世也。公厚赋为台池而不恤政,政在私门,其可久乎!”晏子然之。
[典义] “政出私门”,晋平公十九年,齐国派晏婴出使晋国,曾与晋大夫叔向交谈。叔向说:“晋国正逢衰世,君王只知向百姓收取高税建筑亭台瑶池,而不顾念国政,政治大权皆出私家,国家命运岂可长存!”后人遂将“政出私门”引申为“政出多门”,谓中央政府或某一级的领导软弱无力,权力分散。正如《晋书·姬兴传》所说:“晋主虽有南面之尊,无总御之实,,宰辅执政,政出多门,权去公家,遂成习俗。”
[典实] 从公元前558年晋悼公逝世起,晋国六卿(即韩、赵、魏、范、中行、智)日益强大起来,晋国家政权一天天衰落下来。难怪晋平公四十年,吴国延陵季子出使到晋国,与赵文子、韩宣子、魏献子交谈后,他便对人预言:“晋国的国政,最后要归韩、赵、魏三家所有。”
时间过了五年,到了晋平公十九年,齐国的著名政治家晏婴,出使来到晋国。他与晋大夫叔向交谈,叔向告诉他:“晋国正逢衰世,君王只知向百姓收取赋税,建筑亭台楼榭瑶池,而不体恤民情,关心国家大事,国家的大权都落到卿大夫手里,政出私门,其国家命运焉能久存!”
果真如叔向、晏子所讲,晋国以后,政出私门、政出多门的事屡见不鲜,越来越多。昭公六年,晋国韩、赵、魏、范、中行氏、智伯的势力已十分强大,晋顷公已无力驾驭这“六卿”了。公元前517年,鲁国季氏把鲁昭公赶出了国外。晋国是当时的霸主,按理说应予过问此事。卫国、宋国也出面要晋国接纳鲁昭公。可是晋国“六卿”之一的范献子,接受了鲁国季氏的贿赂,却不让晋顷公接纳鲁昭公,结果鲁昭公就没有能来到晋国。公元前514年,晋之宗室祁奚孙与叔向子两家不和,在晋顷公面前互相揭短。六卿欲弱晋公室势力,便乘机灭掉了祁奚孙和叔向子。之后,又不经晋顷公同意,便把其封地私下分为十县,各封其子为县令大夫。公元前512年,晋顷公卒晋定公立,晋国君王的势力每况愈下,更加衰弱。定公十一年,鲁国的叛臣阳虎逃奔到晋国,赵简子主政,不但不予问罪,反而将其收留下来。定公十二年,赵简子与邯郸午因五百个奴隶的问题,引发了午与中行寅、范吉射联合攻赵的四卿火拼战。结果,由于晋定公的率军参与,击败了范氏和中行氏,双方逃到了齐国。定公三十年,晋与吴王夫差在黄池会盟,由赵简子随侍晋定公,由于胆怯不敢与夫差争伯,结果连霸主地位也永远地失去了。公元前458年晋出公十七年,智伯与韩、赵、魏共谋,私分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封地,划归四家所有。引起晋出公的不满,他自己又无力解决,只好求助于齐国和鲁国,出兵以讨伐四卿。四卿恐惧,便联合起来,攻杀出公。出公逃出晋国,死在了去齐国的路上。智伯怕引起民愤,又立昭公的曾孙骄为晋君,是为哀公。哀公是个傀儡,晋国国政皆由智伯独专。智伯的专横独行,引起赵襄子、韩康子、魏桓子共愤,于是三家又联合起来,消灭了智伯,分了他的全部财产和土地。到了晋幽公时,晋君与韩、赵、魏三家却完全颠倒,不是韩、赵、魏朝晋君,而是晋君反倒要定时不定时地去看韩、赵、魏之君。这时,晋国已名存实亡,其政治皆出自韩、赵、魏三家。因而,便有了“政出私门”或“政出多门”的典故和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