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典源] 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魏绛曰:“诸侯新服,陈新来和,将观于我,我德则睦,否则携贰。”
[典义] 德,中国哲学范畴。指具体事物从“道”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。《管子.心术上》:“德者道之舎。”为人做事,为囯睦命,当“德”为先。魏绛在友邻中,强调“我德则睦”,是至为高尚的,不仅有其历史意义,而且亦有其现实意义。
[典实] 公元前569年,地处中原的陈国,派使者前来晋国媾和,谋求重修旧好,有人提出陈国近楚,时而亲晋,时而附楚,没有诚意,不可讲和。中军司马魏降说:“诸侯新近顺服,陈国前来媾和,都在观察我们如何作为。‘我德则睦’。我们有德,他们就亲近我们;无德,他们就背离我们。如果我们丢弃了陈国,楚国进攻陈国,我们不去救援,中原诸国就会寒心,一定会背叛我们!”悼公听后说:“言之有理!”于是就同陈国缔结了友好盟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