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典源] 《国语晋语四·文公修内纳襄王》:政平民阜,财用不匮。
[典义] “政平民阜”,其政平谓政治和平,民阜谓百姓物阜;财用谓经济力量,不匮谓财用不缺乏。后世多以“政平民阜,财用不匮”喻富国富民,或太平盛世、清平盛世、清明盛世。
[典实] 公元前636年,晋文公元年,文公修政,聚会百官,授予官职,任用功臣,废除旧的法令,革掉旧的时弊,减收百姓赋税,废弃旧时禁令,广施恩惠于百姓。赈济贫困的人,资助没有财的人,给穷困者指出正路,减轻关税,清除盗贼,使道路畅通无阻,鼓励通商,宽免农夫的劳役。奖励农耕,劝说人们要互相帮助,节省费用,让资产富足。教育百官行使国家的权力,宣明德教人,让百姓性情纯厚。鼓励百官,举荐贤人,任用有才能的人。要求所有官员按规章办事,择人而用,调整上下官员的职位,鼓励褒奖奉公守法的。晓喻旧臣中有功的家族,重用贤良,尊敬有地位的人,奖赏功臣,孝敬老人,礼遇客人,亲近故旧。对晋、籍、狐、箕、栾、郤、柏、先、羊舌、董、韩等十一族,择贤任用,担任宫廷内政的官职,任用各个姬姓中的贤明之仕,担任晋都城内的官职。异姓中有才能的人,也不能排除在外,可以担任边远县邑的官职。对官员的待遇也作了明确规定,王公享用贡赋,大夫靠采邑生活,士人靠公田生活,一般平民百姓靠出卖劳役生活,百工和商人靠依附的官吏生活,皂隶靠其职务的大小生活,家臣靠大夫的田园收入生活。经过晋文公这样一系列的政治改革,晋国就出现了“政平民阜(政治和平,万民安富),财用不匮(财用一点不缺乏)”的清平盛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