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落

北寿寺·南寿寺
作者:杨浩有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4-28    浏览:
  曲沃县东南隅有两个隔路相望的小村子,北边叫北属寺,南边的叫南属寺,很早以前,这两个村子原为一个村。
  南、北属寺最早出现民居的年代已无从考证,但据所处地理位置和村民的世代相传,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有人居住。因那时村南黑河滩与村北卧龙沟中水源丰沛,加上这一带地势相对平坦开阔,气候适宜,土壤肥沃,具备人类生活、生产的有利条件,是适宜人群居住的地方。从区域位置推测,应与襄汾陶寺为同一文化层。
  到了南北朝时期,北魏拓跋氏统一北方后,有不少鲜卑人在晋南一带定居下来。就在那时,这里也落住了十几户。据村民传说,过去北属寺村有一胡姓大户人家,其先祖就是鲜卑人。这些鲜卑人与当地汉族人同住一处,形成了一个村落。正因为有这些胡人的缘故,所以周边村民就称之为 “胡人庄”。
  北魏统治者统一北方后,为了加强对汉族人民的统治,极力推崇佛教,大兴佛寺。大约就在此时,这里建起一座庙宇,名为“大觉寺”,住进了僧人。
  数十年后,村中的鲜卑人胡氏家族不断繁盛,家资殷实,乐善好施,扶危济困。村中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,外村人都称颂其为“仁义庄”。“胡人庄”这个村名也就逐渐消失。
  “仁义庄”一直沿用到隋末唐初。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一个弟弟,为避免皇室间为争权夺位、兄弟相残的悲剧发生,退隐到“仁义庄”,在大觉寺中出家当了和尚。李渊称帝后,把这一带的土地、人口封给他弟弟所有。这样以来,“仁义庄”一带的村民都成了寺院中的“僧祇户"(租寺地耕种的农民)和“浮图户”(为寺院做工的差役),他们不再向官府交纳赋税,不服福役,只须向寺院交纳少量地租,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务差役,便可以尽享土地收入,过上较为自由、富庶的生活。而寺院除了可以享受朝廷特殊的免税优待外,还可以依靠土地较为丰厚的收入,在灾荒年“赈给饥民”,用这种独特的寺院经济和特殊的社会地位,给予村民以经济与人身方面的保护。从那时起,这一带村民与大觉寺僧人和谐相处,十分融洽。村民们在大觉寺的庇护下,不惧灾荒,不受官府盘剥,生活相对富裕安康,于是,这个村子便又有了 “富贵村”之称,原来的“仁义庄”村名也逐渐消失。
 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再次颁诏,对这一带的寺庙进行了大规模的增修和扩建,大觉寺的地位和名望也越来越显赫,从此,村民们把对大觉寺的依附看作是一种很高的荣耀。当时人们游集、赶会时,凡是见到衣着鲜亮、出手阔绰的人便知道这是“富贵村”的人,当问到他们为什么能这般富裕时,他们都会洋洋自得地说:“因为我们属寺么! "时间久了,人们自然而然地就又把“富贵村”叫成了“属寺村"。
  又过了数百年,到了宋代时,由于村中人口不断繁衍,户数逐年增多,村庄向南北两面扩展,便出现了三个小自然村,因为都还归属寺院,所以通称“属寺村”。后来为了有所区分,人们又依据方位,称中间的“村子”为 “中属寺”,北面的叫“北属寺”,南面的叫“南属寺”,“属寺村”的名子也就逐渐消失了。
  至宋末元初,北属寺与中属寺因村民建房逐渐连为一片,成了一个村庄。这样一来,以大觉寺和卧龙沟为界,形成了南北两个村庄,即“南属寺”村和“北属寺”村。元朝至元五年(1269),距南属寺村西南8里处的东闫村灵光寺,为本寺中圆寂住持高僧举行法会,在大觉寺中分设了一个道场。这次法会后,灵光寺僧人勒石以记,其中南属寺、北属寺、李野、下郇等村均碑上有名。此碑现存于景明龙岩寺。由此可证,北属寺、南属寺的村名在元代以前已然确定,距今已近千年。

注:此文材料由南属寺村民尹德河、王从龙等提供。



上一篇:西杨村的古杨氏